國賓樓的鬥毆事件很快傳進了南昌府衙門,新任的南昌知府鬱金一邊大呼頭疼的同時,一邊趕忙派人去現場平息事件。
派出去的衙役還是很盡職的,到了現場之後不僅拉住了架,還把鬥毆雙方給帶回了衙門。
四十名鼻青臉腫的考生和十幾名渾身上下湯湯水水,臉上帶著抓痕的武夫。
可憐這群讀書人,長那麼大除了拿過書卷,連雞都沒殺過,哪裡能是一群戰場上喋血的軍人對手,雖然人數佔優,還是不可避免捱了一頓痛打。
他們應該慶幸,若是這群武夫動起刀來,他們便是連這些抓傷都無法給這群軍人們留下了。
鬱金扶著腦袋,更煩了許多。
之前的南昌知府是褚季兼任,補錄入內閣後,這南昌知府的位置便空了出來,鬱金佔了年輕的便宜,被調了回來出任南昌知府。
南昌是京畿,是中央,做這個城市的主官,那能好做嗎。
鬱金想過自己可能面臨的許多挑戰,唯獨沒想過自己上任後遇到的第一件棘手之事,竟然是這麼一出鬧劇。
沒錯,鬧劇。
一群軍人毆打一群即將參加國考的考生這不叫鬧劇叫什麼。
這樣的事在大宋朝絕對不可能發生,這得是一件影響多麼惡劣的政治事件,依著趙家和士大夫集團的尿性,不把這群軍人的皮扒下來那都是輕的。
大楚雖然未必重武,但也絕對不可能重文。
手心手背都是肉,如何妥善的處理自然讓鬱金心煩。
這種事說大不大,說小也定然不小。
處理不好,軍隊那邊不好交代,還會得罪一大幫子文臣。
這中間的尺寸拿捏,是非常考驗能力的。
當然,若是圖個省心,鬱金完全可以差人將此事彙報進內閣,那麼怎麼處理自然由內閣幾人操心。
這件事的性質也足夠上升到進內閣的高度。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鬱金心裡第一時間想到的最妥善處置方法就是淡化。
不能鬧大,鬧大了兩邊都得吃不了兜著走,如此一來,一日後的國考怎麼辦?三日後升帳點兵,大軍出征怎麼辦?
鑑於此,鬱金瞭解完事情原委後,直接驚堂木一拍,下了個各打四十大板的決定。
“徐景雲,你身為南昌城防第三營校尉,此間所犯之罪如何處理不應本府來斷,本府已經派人通知了負責南昌城防的成卓公子,等成卓公子一到,軍法如何那就由成卓公子裁斷。”
聽到這話,徐景雲等武官頓時鬆了一口氣。
等他們回了軍營,那這事自然是內部消化,指望成卓懲罰他們,那當然是想都不用想。
而捱揍的王隨一群人不樂意了,開口聲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