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章:翻天覆地(五)

天下各地喊打喊殺,但南昌卻是和諧安定的宛如世外桃源。

日升月落,百姓們如往日一樣出門勞作,日子,平靜且舒適。

倒是城東熱鬧了一陣。

因為今天是“南昌童學”掛牌成立的日子。

“什麼是童學?”

老百姓看得稀奇,這什麼童學蓋了三層,來來往往的到了許多大人物,就衝這點,百姓們便都紛紛駐足觀看。

“意如其名,就是兒童上學的地方。”

“私塾?”

“不是,朝廷辦的。”

有家裡人在朝做官或做公員的百姓瞭解三分,便主動充當起講解員的身份,向身邊人介紹著。

“聽說朝廷這次辦學,不收學費,而且還管中、晚兩頓飯呢。”

周遭人都紛紛大吃一驚,這年頭想要學習讀書認字多難,光束脩之禮一般百姓家都是無法承受的,而現在朝廷辦的這學堂,不要學費也就罷了,竟然還免費提供兩餐?

“天下還有這好事?”

有人不信,嘟囔道:“那怕是隻招收大官家的孩子吧。”

“嘿,瞧你那話,一肚子的蠅營狗苟。”講解員不樂意了,一挑眉毛:“還真告訴你,咱南昌今年會開十所童學呢,一所童學一年計劃招生一百人,十所就是一千人。

哪家哪戶的大官能生一千個孩子。”

“哈哈哈哈。”

周邊人鬨堂大笑。

“這招生是公平的,誰家孩子都能送進去,人數一滿,你就是閣老的孩子也不行,要麼等第二年,要麼就自己在家教。”

繼計劃經濟之後,連教育駱永勝都採用了計劃教育模式。

固定招生,而且只招童學一年級。

如青學、大學,根本不開設。

當初沈曾的提議是童學、青學一起開,且直接招生,但被駱永勝拒絕了。

“慢慢來,最多也就十五年的事,咱們大楚就有第一批從童學一年開始接受系統教育並且一直到大學畢業的後備人才了。”

跳級招生固然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教育儲備完成化,但那教出來的,成分就會比較駁雜。

比如一批接受傳統儒家教育的青少年,直接參加青學,開始接受大楚青學時期才有的教材教育,那就會失去童學的基礎。

國學還好,數學和工學呢?

那就一竅不通了。

這個時候,駱永勝反而不急了。

教育是百年國計,做不得一口吃個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