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嬰再向陳平道:“陳卿家,間諜工作做得如何?”
陳平道:“稟大王,一切還算順利,派往楚國的人,已跟章邯聯絡上了,韓國那邊已安插有我們的探子,趙國、齊國不久也會有我們的探子。”
子嬰道:“張良大權獨攬,把韓王架空;韓國實行商君之法,必定會得罪一些人。這些皆是我們可利用之處。”
陳平道:“臣會讓那邊的人,儘可能給張良製造麻煩。”
尉繚道:“張良此人甚是麻煩,最好能把他除掉。”
子嬰在前世看過不少張良的故事,佩服他的智慧和為人,來到這個時空,卻不能為自己所用,反而是對敵關係,不禁心中唏噓。
既然是敵對關係,以後便是你死我亡。
——————————
咸陽城郊,弓弩兵工廠。
子嬰第三次來到這裡,他接到報告,經過改良後的連弩已經達到質量要求。
空地的擺設,跟前兩次一樣,桌面上有兩把連弩、若干箭矢,五十米外有箭靶。
子嬰把連弩拿起,感覺重量比上次略微減輕。
再裝上箭矢,合上箭匣蓋。
“嗖…嗖…嗖…”
箭矢從射擊孔快速射出。
子嬰以最快速度操作著,大約花了十秒鐘,便把十支箭射完。
又再連續操作三次,累計射出三十支箭矢,沒有出現導致射擊終中斷的故障。
隨即,將箭靶移到一百米距離,子嬰又再進行三次連射,仍然很順利。
隨後把箭靶距離挪得更遠,多次檢驗。
最終確定,連弩最遠射程有一百五十米,有效射程為一百二十米。
連射速率、有效射程、穩定性三個指標都達標了。
子嬰對常駱、朱駿兩人道:“做得很好,可以以此為標準了,讓工匠們大量製作。”
他又再檢查新制作的單兵弩機,每把弩機望山上已加上了刻度。
隨後,子嬰再取出一張圖紙,那是小連弩圖紙,對兩人講述其原理。
因為有了研究製作大連弩的經驗,常駱表示,製作出小連弩所需時間能縮短很多。
連弩發明出來了,鍊鋼術卻還在試驗研究階段。
這天,子嬰來到另外一間兵工廠。
在鑄鐵區,子嬰看到,有工匠在對熔池進行攪拌。
鄒棠道:“大王,試驗還算順利,打造出來的兵器,越來越接近大王的要求。”
子嬰再來到成品區,這裡有成品的劍、戟、矛,鋒刃部位都比較鋒利。
他左右手各執一把劍親自試驗,兩把劍對砍。
“噹”的一聲,兩把劍的劍刃都蹦了一個小口。
又再試驗堅韌度,費了很大力氣,才把劍折斷。
經過全面的檢驗,離最終質量要求,差距已經不大了。
子嬰鼓勵鄒棠,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