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嬰道:“哎!暴秦強、齊國弱,我們國力無法與暴秦想比,秦軍還有強弓硬弩,就算我們全力抵擋,恐怕也抵擋不了多久。”
劉邦心亂如麻,不知如何是好,投降的念頭在他腦海中閃過。
不,不能投降!他很快將之否定,得儘量保住齊國和他的帝位。
張良道:“陛下,我們絕不能降,我們尚有一戰之力,就算實力不如暴秦,只要齊國所有人山下一心,作出跟暴秦死戰之態,讓暴秦看到若要吞併齊國,得折損數十萬兵馬,必定會有所顧慮。”
他是絕對不會接受投降,他清楚明白,只要暴秦決心滅齊,齊國必定難以倖免,他要儘量爭取劉邦誓死抵擋,盡最大可能讓秦國付出更多代價。
目前,原本齊國有四百六十萬人口,這十餘年來,跟秦國屢戰屢敗,累計折損數十萬人,儘管如此,齊國年滿十七的男丁全部被徵召從軍後,總兵力仍然還有三十餘萬,如果有需要,在秋收之後,還可把十五歲和十六歲徵召從軍。
齊國能夠有這麼大的潛力,蕭何功不可沒,這十餘年來,經過蕭何勵精圖治,齊國農耕得到發展,每年都有大量新出生的人口,齊國目前的年齡結構比較年輕化。
張良能預計到,嬴子嬰肯定會派說客前來勸降,他在靜靜地等待著,等說客前來後,他要全力阻止劉邦投降。
他很快就想到了辦法,派出相應的人做好佈置,要破壞秦國跟劉邦的談判,最好的辦法,就是連談判的機會都沒有。
————————
邯鄲,王元軍團大本營,駱甲、田集、王虞人、單究、呂馬童、張凱、王威、唐其、宋聞、杜憑這些原本武將,亦有王吸、高邑、薛歐、張相如、樅公、衛胠這些歸順過來的武將。
季布、欒布、秦勇、孫赤等人,被派趕去北邊馳援。
王元分別分派任務,讓武將們做好相應的準備,除了北上對付匈奴計程車卒,其餘主要調集在黃河沿線,最好隨時攻擊的態勢,給予劉邦壓力,要是劉邦不投降,那就將會是真的進攻。
會議結束後,眾將散去,有士兵前來報告。
“啟稟將軍,有個叫蒯徹的人求見!”
這個偽趙國的謀士、辯士來了,王元樂於相見。
“你是千里馬,躲了這麼久,終於要出山為朝廷效力了!”
“千里馬需要有伯樂,大業皇帝是最好的伯樂,蒯徹願為朝廷效力!”
在秦軍奪取上黨郡後,蒯徹預感到,秦國一統天下的步伐恐怕難以阻擋,不希望跟秦國為敵,辭官歸隱。
王元讓他坐下,侍從兵奉上茶水。
蒯徹喝下一口茶,說道:“天下大局已定,劉邦要麼垂死掙扎,要麼歸降朝廷。若能讓劉邦歸順,對朝廷、對劉邦皆有利,我願出使臨淄,定能說服劉邦投降。”
王元道:“你來得太遲了,陛下已派武涉趕往臨淄,勸降劉邦。”
蒯徹可就有些鬱悶了,他之前躲了起來,秦國徹底掌控趙地後,有些功名之心的他耐不住寂寞,要出來博取功名了,想不到來遲了。
————————
太原郡北部,原平縣。
由冒頓率領的匈奴軍隊來到了這裡,他並沒有攻城,而是掠奪附近村落。
自從突破雁門關後,匈奴劫掠了不少物品,包括食物、布匹、財物,有部分人被擄掠出雁門關。
在雁門關,每天都有運載物品的馬車進出,也時常有被擄掠的人口被押出關。
這次入關,讓冒頓收穫豐厚,士兵們都很高興。
在某村落,匈奴人在這肆意劫掠,那些反抗的男人被殺,一些女人被擄走,所有有價值的、能帶走的物品,匈奴人都不放過。
這是由冒頓親自帶領的隊伍,另外還有其他向南邊而去。
冒頓是打算直逼晉陽,就算無法攻入城內,亦要在城外大肆劫掠。
在原平縣城,這裡只有由軍候率領的一千秦軍,軍候和縣令在城外望見匈奴人肆意妄為,卻無可奈何。
自從匈奴突破雁門關後,只偶爾碰到小股秦軍,很快被擊潰了。
秦軍主力用於對付劉邦和項羽,在雁門關以內兵力空虛,除非由大部隊趕來,要不然無法扼制匈奴攻勢。
正當匈奴人劫掠得興起時,士兵來報,發現了從南邊趕來的秦軍騎兵。
終於碰上秦軍騎兵了,冒頓下令迎戰。
原平縣南邊,由季布、秦勇率領的兩萬騎兵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