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國時期,在三個郡的北邊都建造了長城,當時是為了抵禦東胡,秦軍要重新掌控這些長城,抵禦北邊的匈奴。
做好部署後,各武將們各自準備著。
四月二十這天,超過十萬兵馬雲集在薊城北邊,秦軍開始了北伐。
楊武和秦勇各帶騎兵北上,踏上了對討伐匈奴的征程。
隨後是由王元率領的十萬主力部隊,當騎兵趕走匈奴、奪取相應地域後,將會由主力部隊的步卒駐守,確保對收復地域的有效掌控。
兩天後,秦勇和楊武的部隊,抵達了遼西走廊北端。
出得遼西走廊後,兩支騎兵才會分開,各自按照主將命令列事。
“騎兵兩位將軍,前方發現匈奴人蹤跡!”
有匈奴人了,秦軍騎兵們聞戰則喜,都想斬殺匈奴人獲取軍功。
秦勇向楊武道:“楊將軍,不如我們合作,一同擊垮前方匈奴人再分開。”
楊武點頭道:“好,讓我們攜手先打一場漂亮勝仗。”
在不遠處的匈奴兵當中,有一支萬騎隊,萬騎長為破六韓,他得知秦軍騎兵來了後,下令迎戰。
雙方騎兵對壘,秦勇的萬人隊,向匈奴兵發起正面攻擊,雙方激烈戰鬥,秦軍一開始就佔據了優勢。
不久後,楊武的部隊從側面向匈奴人發起攻擊。
軍職為軍候的郅都在騎兵隊中,由楊武管轄。
郅都帶著部下們跟匈奴血戰,斬殺了不少匈奴人。
就算正面作戰,匈奴兵都不是秦騎兵對手,何況被秦軍從側翼夾擊。
匈奴人被打得慘敗,全線撤退,秦軍追擊四十餘里才停下。
經過統計,斬殺匈奴兵九千一百三十人,秦軍自身戰死兩千零七十五人,還有上千人受傷。
由於是聯合作戰,軍功由楊武和秦勇共同分享。
經過兩天休整,楊武和秦勇分頭行動,楊武率軍向東北方向而去,目標是要收復遼西郡、遼東郡。
秦勇率軍直接向北。
王元所率的部隊,已進入了遼西走廊,還有三萬騎兵作為後續部隊。
由匈奴右大都尉蒙博利所率的匈奴兵,在這一帶部署了三萬五千騎兵,面對洶湧而來的秦軍,蒙博利選擇了退兵,退出燕長城以北,避免跟秦軍交戰。
五月初三。
遼東郡最東邊,跟箕子朝鮮交界處。
這裡有條河,稱為“馬訾水”,到了唐朝後改稱為“鴨綠江”。
馬訾水西邊,屬於遼西郡,在東邊,屬於箕子朝鮮的衛滿封地,稱為“上下鄣”,這是衛滿欺騙朝鮮王箕準獲得的封地,是為了保衛朝鮮西部邊境。
楊武率領抵達了馬訾水河邊,衛滿渡過馬訾水西岸迎接。
衛滿原本就是戰國時期燕國人,很秦軍官兵在語言交流上完全沒問題。
衛滿來到楊武面前,說道:“朝鮮國博士衛滿,恭迎大秦將軍!”
“博士”是朝鮮王箕準任命的官職名。
楊武道:“匈奴人已經被我們趕跑了,只要好好做大秦藩屬國,有大秦庇佑,以後你們朝鮮都會很安全,大秦皇帝有命,為了便於保護朝鮮,以後會在朝鮮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