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地戰事緊急,已到了最後關頭,項羽派鍾離昧率七萬軍隊北上魏國,在魏國的青令關到西橋關一帶駐紮,防備秦軍侵犯魏國。
當然,在魏國的楚軍糧草,必須由魏國承擔。
————————
鄭國,馮敬再次來到這裡,把魏王同意借道告之張良,又再把柏直率魏軍從青令關出擊一事告之,希望齊、趙兩軍能有所注意。
張良把李左車、曹參召集前來。
馮敬道:“兩國大軍出發後,我會跟隨同行,讓西橋關魏軍開城門,再帶大軍北上。”
張良對曹參、李左車道:“戰事緊急,事不宜遲,還請齊軍、趙軍儘快出發。”
李左車、曹參、張良三人再細細商議,從青令關攻擊秦軍後,遇到什麼情況該怎麼處理。
曹參道:“秦軍虎狼之師,又有善於統兵的韓信統領。在青令關城門外佈下陷阱,我們無法突襲,只能正面作戰。上次,孔聚率軍跟秦軍列陣而戰,齊軍無法匹敵。”
李左車、張良都有大才能,也為此頭疼。
到底該如何破秦軍,三人都在沉思著,苦思對策。
三人時而來回踱步,時而喝茶,時而又看著地圖,時間在逐漸流逝。
不知何時,李左車首先打破平靜。
“魏軍出擊,已證明戰力不及齊軍、趙軍,若魏軍再出戰,兩位覺得秦軍會如何?”
李左車一提醒,張良立即想到了,說道:“若是魏軍再出戰,秦軍定會以為,能輕鬆打敗魏軍,獲得軍功。”
李左車道:“我們就是要利用這種心理,讓我們的人假扮成魏軍進攻秦軍。即使如此,秦軍實在強悍,為確保勝利,我們的進攻先鋒,必須是軍中精銳。秦軍先有輕敵之心,低估對手,我們再這樣做,勝算很大。”
“沒錯了!”曹參大喜道:“如此打法,必能敗秦軍。”
張良補充道:“我們還得挑選死士,若進攻先鋒還無法沖垮秦軍,可讓死士出戰,衝出血路,又或者讓死士攻擊秦主將,擒賊先擒王。”
李左車點頭道:“子房言之有理。”
曹參對李左車和張良都很佩服,他自愧不如。
商議結束後,李左車、曹參分別下令,在新鄭城外的軍隊,明天拔營起寨,四萬趙軍由曹參指揮。
第二天,新鄭東郊。
四萬趙軍、五萬齊軍雲集於此。
韓成、李左車、張良在這裡送別曹參。
出發前,張良給曹參敬酒,說道:“韓國存亡,有賴於曹將軍了!祝曹將軍旗開得勝。”
兩人共飲一爵。
李左車同樣給曹參敬酒,說道:“三國同盟,唇亡齒寒,絕不能有一國被暴秦所滅。曹將軍北上,一定要勝。”
兩人共飲一爵。
隨後,曹參率領九萬大軍向東進發,沿著官道向西橋關方向行軍。
馮敬跟隨在曹參旁邊。
在這裡,有不少老百姓在此,看著向東的軍隊。
其中有兩個男人十分特殊,他們在老百姓人群中一點也不起眼,他們是陳平安插在韓國的探子,在韓國有著正當身份和營生,從來沒有被懷疑過。
隨後,兩人在隱秘處商議起來。
男人甲道:“是曹參領軍,向東邊不知道去哪裡。”
男人乙道:“我悄悄跟上,要是有異樣,得儘快向丞相報告。”
這個男人有坐騎,在往後兩天,假裝老百姓暗中跟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