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嚴肅穆的朝殿。
一片死寂。
群臣持續呆滯,還沒從震撼中回過神來。
他們怎麼也想不到,最後的贏家會是武三思?
那可是儲君啊!
過往陛下在立儲方面態度模糊,舉棋不定,朝野誰也不敢提及這個極度敏感的話題。
沒太子就沒太子唄,只要最後能挑選出讓朝堂滿意的人選就行。
卻不曾想最難以置信的事情發生了。
忽略兒子孫子,卻偏偏選擇侄子?
實在是昏聵!
霎那間,彷彿心有靈犀一般,滿殿文武皆將目光投向狄仁傑。
狄公乃百官之首,威望隆高,只要他挺身而出,大家便跟著附和。
堅決反對!
就算下了詔書,朝堂不執行旨意,武三思這太子絕對做不成。
氣氛逐漸緊張起來。
距離最近的武三思,惴惴不安地用眼角餘光觀察著狄仁傑。
李顯和太平惶恐不安,把最後的希望寄託在滿堂文武身上。
皇帝旨意,只要所有官員抗拒,那就推行不下去。
迎著無數道期盼的目光,狄仁傑嚥下喉間嘆息。
他不確定陛下策劃的計謀會不會生效,武三思真有能力鎮壓中山王?
兩虎相鬥,必有一傷。
可在強勢的中山王面前,武三思遠遠稱不上猛虎!
但眼下這就是最好的權謀,既削弱中山王,又能為真正的儲君掃清障礙。
殿角的青銅漏刻仍在不急不緩地滴落著,群臣眼神漸漸黯淡。
沉默,也是一種答案。
諸多臣子勃然大怒,到了這個地步,還在謹守明哲保身之道,不感到羞愧麼?
你這個縮頭烏龜!
武三思僵硬的肌肉慢慢放鬆,心中暗道:
“老東西還算識相,本太子斷然虧待不了你。”
這時。
兵部尚書姚崇站了出來,他神情凜然道:
“陛下,東宮之位乃國本,稍有不慎,恐會動搖社稷。”
武則天目光古井無波,字正腔圓道:
“朕經過深思熟慮,為蒼生社稷挑選了一個德才兼備的儲君。”
這番話說得斬釘截鐵異常堅決。
帶著不容置喙的帝王威勢!
李顯臉色遽變,先是漲紅,隨之鐵青。
這句話就如一巴掌,狠狠地落在了他的臉上!
又疼又怒,滿心的絕望不甘,幾乎無法言喻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