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和吉姆一樣,因為對指令的精通,再次複製他從阿波羅14號飛船,提升到13號飛船擔任指令長的經歷。
從十幾個宇航員中勝出,成為14號飛船的指令長。
阿波羅飛船一共三個成員。
指令長,指令艙駕駛員和登月艙駕駛員。
真正能進入月球的就指令長和登月艙駕駛員。
指令艙駕駛員得待在指令艙內,繞月球飛行,等待登月艙飛出月球。
而指令長這個稱呼是宇航員專有稱謂,大致的意思就是特定飛行乘員組的領導和負責人。
通俗的意思就是船長。
負責飛行任務的安排、實施、飛行指揮、通訊聯絡和飛行安全等,有時兼任駕駛員的工作。
看職責名稱,就能知道指令長絕對是三個宇航員中,知識量最多,經驗最豐富的那一個。
肯尼笑著拍拍李長亨的胳膊,“亨利,吉姆可是我用了很多關係,才幫你找來的老師。
而且我還許諾他,只要願意教你,不管你能不能登上阿波羅14號飛船。
都會給他一份年薪5萬美金,體面、能顧全家庭的工作。
所以,在這點上,對你來說肯定不是問題,對吧?”
這年頭年薪5萬美金,等於紐約人均年薪的7倍,絕對算是高收入群體了。
不過這薪酬對於吉姆這種人來說,不僅不高,反而有些低了。
或許要是沒有能顧全家庭的要求,這傢伙根本不會缺下家。
也不對。
李長亨想到登上月球的米國宇航員,一共12個人。
但這個全世界最高等級的12人俱樂部裡,並不是所有人的結局都美好。
12個人全都因為突如而來的名聲,和登月事件造成的超感官心理影響,進入一段短則幾年,長則十幾年的心理恢復期。
有人酗酒、有人長期處於負面情緒,甚至精神崩潰。
當然,也有人走出了心理陰影,從商或者從政,還都取得不錯的成就。
其實說白了,就是這12人同樣是人,還是離開了戰鬥機,離開了宇航員事業,就是群普普通通的正常人而已。
面對忽然的巨大關注,和成名之後很快就被人遺忘的巨大心理落差。
當然是有人找到自我,有人就迷失了。
李長亨和吉姆閒聊一會後,見他的表情一直都有些緊張。
頓時明白麵前這個中年人的無奈。
可以說不管阿波羅13號的飛行是否失敗,從他回到地球的那一刻,就等於失業了。
就算回到空軍,繼續擔任試飛員,可此時已經42歲的吉姆,沒法再讓妻子和兒女們為他的工作擔心。
而他要是42歲就退役,而且服役期限沒超過20年,那就倒黴了。
退役工資是最後三年平均數的0.4。
然後因為是軍官,年齡沒到62歲就退役,等於是提前退役。
退休金還得再乘以0.7
按照這年代的米國上校的薪水,此時應該是每年一萬三千左右,乘以0.4,再乘以0.7。
3640美金,僅僅是紐約人均年薪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