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源足夠,氧氣就不會是問題。
反倒是能攜帶的水和食物,才是最大的問題。
這次指揮中心那邊倒沒再回答不上來。
“四個小時後,太陽會有6個小時的直接照射時間段,你們可以趁著這四個小時,駕駛者月球車繞隕石坑轉一圈。
尋找有價值的岩石標本的同時,試試能不能找到離開隕石坑的路徑。”
“明白”。
用鶴嘴錘幫著吉姆在橘色的地面上敲下幾塊碎石,裝進專門的袋子裡。
兩人就開始架設科研裝置,一個多小時後,李長亨坐上月球車對著吉姆招招手。
“亨利,真不用我陪著你探索地形?”
“這裡就一個隕石坑而已,而且地勢一片平坦,不可能出現危險的。”
李長亨不讓吉姆跟著,除了兩人都有各自的任務外,還有他心裡從決定降落在這個隕石坑開始,就一直有個揮之不去的疑惑。
在登月艙飛到這個隕石坑上方時,眼力比常人好幾倍的他,藉著太陽的餘光除了看到隕石坑地勢應該平坦外。
還在環形坑的邊緣崖壁上,隱約看到個看起來散發著黑色金屬暗芒的物體。
從空中看的時候,這玩意估算著應該有3到6米大。
一旦吉姆離的近了,肯定也能發現。
要是僅僅只是含鐵鈦合金的岩石還好說,可要是其他東西,肯定會引起全世界巨大的恐慌。
全地形車一開動起來,四個輪子頓時掀起一陣灰塵。
可和地球上不一樣的是,這些灰塵只飄散了半米高左右,就快速的掉落會地表。
要是李長亨沒看過航空中心的資料,心裡還會懷疑。
就算月球上沒有風,但灰塵也不至於像鐵沙一樣墜落的這麼快。
可看夠資料後他就明白。
第一是沒有風和空氣,溫度也極低,無法形成帶著熱量的水汽向上的升力,所以灰塵肯定揚不起來。
只會呈現拋物狀直接落回地面。
第二是月球灰塵全是隕石撞擊而產生的。
用顯微鏡觀察的話就會看到,這些塵埃全是尖銳狀的晶體結構。
而不是地球上因為風,因為摩擦而呈現圓形、橢圓形或者其他規則狀的形態。
這種形態的物體在相互撞擊的時候,不僅不會相互撞開,反而更容易抵消動能,更容易被引力吸引,掉回地面上。
而且,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在沒水的情況下,鞋子踩下之後會出現穩定形狀的腳印。
因為晶狀體一被擠壓,尖銳的那部分會相互結合在一起,而形成更緊密的形態。
所以,腳印深的地方密度更大,輕易就能維持住穩定的形態。
開著地形車往隕石坑的邊緣走,但他沒直接就去疑似有問題的地方。
因為地形車上同樣架設了直播裝置外,更有被休斯敦控制的照相裝置,會不停的拍照。
然後和人造衛星拍照的原理一樣,訊號透過無線電波傳回地球,直接在休斯敦的裝置上顯示出來。
所以,他得試著讓休斯頓那邊關掉直播。
而且早就知道全地形車電力有多少,能行駛多遠的李長亨,在拿著直播裝置的吉姆注視下,居然在月球上飆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