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李長亨來說,每家門店除了原材料成本外,每年需要支付的成本是有個上限的。
就拿25萬美金的門店算,要是營業額到了35萬。
這多出來的10萬美金的純利潤,絕對比前面的25萬要高好幾成。
而這多出來的幾成,不僅夠支付工作增加而需要多請的員工,還足夠支付負責這家店的管理員的獎金。
甚至就算不賺錢,李長亨都願意這麼做。
因為一旦啟動上市計劃,光多出來的這些營業額,還有漂亮的淨利潤,就足夠讓市值增加至少兩層。
而這兩層絕對能有獎金的幾十,甚至百倍。
按照此時米國才131家門店算,每人負責三家,也才43個人。
就按7000算,也才30.1萬美金。
可市值的增加,絕對以千萬算。
而且營業額越高,和加盟商分到的錢也越多,想加入熊貓餐廳的人也會越多。
至於為什麼不動安妮的人,唯一的原因就是,李長亨心裡很清楚,就算把那幾個人趕走,換上其他人的話,問題一樣會存在。
只要他們的行為沒超過李長亨的底線,他就不會立馬趕人。
而是像這次一樣,透過把紐約和里士滿招收的人趕走,來警告和提醒他們。
還有,等這些人把這事上報,安妮知道之後,她自己就會更上心起來。
所以,李長亨犯不著為了這點事,就主動告訴安妮,讓她難堪。
而吉姆就想不到這些,甚至根本就沒想過上市問題的他,在心裡一算。
就臉帶激動表情的說道,“boss,我覺得這條件一提出,今後別說讓管理團隊的人認真、負責的工作。
讓他們天天穿著毛絨服,在街上向行人,或者去各個社群,寫字樓,發放發餐廳的傳單都沒問題。
而且,這工作一定會吸引很多剛畢業,身上揹著大量貸款的大學生,甚至名校生加入。”
可李長亨卻笑著道,“今後管理團隊的人,除了幾個英格蘭籍的人算中高層,下面的人可就全是業務員了。
也不知道那些新加入的米國人能不能接受。”
吉姆再次楞了一下,這有什麼不能接受的。
只要認真工作,錢多一倍,你還想怎麼樣?
然後瞬間明白自己老闆,為什麼要把里士滿和紐約招收的人手全踢走了。
那十多個已經把自己當成管理層的傢伙,想轉變他們的想法,所需要花費的精力和功夫,絕對比直接踢走他們,而賠付的金錢更麻煩。
而且對工作的積極性和進取心,也肯定沒有新招的人強。
畢竟想改變一個人的固有思維,是有可能,但十幾個人那就難說了。
而那些新來的人,目的就是比人均工資高一倍的薪水。
第一個想法也是努力工作,拿更高的薪水,之後才會有其他的,諸如升值,發展前景等等想法。
而且,要是真按照自己想的一樣,別說十幾個大學生。
訊息一發出去,收到幾百份,甚至幾千份簡歷都沒問題。
畢竟以紐約的工作環境,畢業生想找到好工作可沒以前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