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也很簡單,打算在石油危機時,打花旗集團股份主意。
同時也為自己2年前,從花旗、康飛、美浮手裡買下,並且儲存在米國的1100萬噸,7920萬桶原油找個快速出手的執行方。
或者,條件合適,直接用石油和花旗換股。
當年花了1.5億美金,單價才1.9美金一桶的原油,此時已經值2.4億美金。
但到了明年2月份的時候,至少能值11億美金。
加上兩年前一億美金買下,存在倫敦的5400萬桶原油,又是7.34億。
好在這批石油,用的是離岸公司的名義購買的,不需要向英格蘭和米國交稅。
但就算是11億美金,如此大數量的現金,不僅會給自己帶來天大的麻煩。
要是不花掉的話,還得向米國上交至少4.95億美金的稅。
而且,利用石油危機,誘惑或者逼迫花旗同意他入股的問題不大。
但花旗的人同樣不傻。
本身就是從事商業和投資銀行、保險、證券的誇行業集團。
各種法律問題,避稅問題,一點都不會比李長亨的律師、會計師團隊差。
米國稅務最後申報期限是每年4月底,花旗肯定會拿交稅的事做籌碼。
還有當初米國和倫敦的原油,明年6月份的時候,就會到原油3年的保質期。
不趕快賣掉,價值肯定會大跌。
所以,李長亨確實有信心就算拿不到花旗的股份,也能拿到康飛和美浮這兩家石油公司的股份。
但已經開始佈局華爾街,成立了貝爾福德投資公司後,入股花旗肯定是他的首選。
既然談判會有麻煩,那就增加籌碼。
只向花旗承諾,在自己獲得股份後,帶著他們在熊市的時候,去島國撈一筆。
不僅是保證他自己的利益,防止股份一買就貶值。
同時也算是,在加入華爾街時,告訴花旗的合作者,還有其他公司的同行們。
他李長亨不僅抱著善意入夥,還可以當資本的上帝,帶著他們從其他國家大撈一筆,挽回大家的損失。
當然,這可以看成是投名狀。
而且是組團打劫的集體行動。
不過,倒黴的不是米國普通人,而是被他盯上的島國。
一旦賺到錢,此時市值才61億美金,甚至13年後,整個集團的市值也才92億美金的花旗,別說賺幾億美金了。
就是幾千萬美金,在明年石油危機時,這群華爾街吸血鬼也會堅定的站在他這邊。
甚至主動站出來,擋住島國任何的反擊。
要是再加上獲得傳媒集團的股份,今後還沒和華爾街產生矛盾、甚至翻臉前。
李長亨就等於已經獲得,議員、華爾街、媒體的三層防禦圈。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