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上百億美金的流出,麵粉致死的人數逐年暴增。
還有對經濟和國際形象的極端負面影響,很快就讓米國下定決心打緝‘讀’戰。
從80年代開始一直想除掉巴勃羅,但始終沒成功。
任何一個能全世界聞名的人,除了時事和運氣之外,自身能力是不需要懷疑的。
麥德林最高峰的時候,不僅把麥德林市打造的和鐵桶一樣,哥倫比亞政壇也有太多的人收了巴博羅的錢。
而且巴博羅手下還有超過4萬人的武裝勢力,連戰鬥機編隊都有。
中情局、緝‘讀’局在哥倫比亞的行動先不說,米國人先後兩次出動超過50架f16戰鬥機,加上幾千哥倫比亞軍人,都未能幹掉巴勃羅。
反而被他的瘋狂反擊,逼著哥倫比亞不得不取消和米國簽訂的引渡協議。
南美‘讀’梟不怕被抓,卻怕被引渡去米國坐牢。
一旦他們被抓去米國,無法遙控指揮自己的勢力,財富還會被米國人用各種辦法凍結和合法的掠奪。
而沒錢則是一個勢力被瓦解的最主要原因。
巴博羅最瘋狂的時候,派人搞汽車炸彈都是小意思,就連藏有他的犯罪證據的司琺部大廈,他都敢派人帶著對地導彈等武器攻進去,一把火全燒了。
而這也是哥倫比亞真正下定決心,一定要除掉巴博羅的主因。
第二點則是來之競爭對手的背刺。
卡利雖然低調,信奉能用錢砸,絕不使用槍,但真看到擊垮麥德林的機會,‘讀’販的手段可以說是最殘忍和極端的。
大量麥德林核心成員和精銳打手被暗殺,人心惶惶之下,背叛和上位的想法就無法避免。
這麼一比較起來卡利集團,就顯得更不好對付。
但凡事有好有壞。
外界不知道哥倫比亞城市銀行,被卡利集團暗中控制,但對李長亨這種高度的人來說,這其實就是個暗雷。
一旦被抓到證據,在媒體上一公開,這家銀行想度過難關就難了。
不管是以此威脅,還是真的爆掉這個雷,都給了李長亨和花旗入股甚至收購銀行的可能。
當然,光這點還不夠保險。
畢竟卡利手裡的現金至少以10億來計算,所以第一肯定是打擊卡利集團的麵粉和農產品生意。
米國的麵粉市場雖然每年都在擴大,但以年來計算的話,市場整體規模還是有上限的。
卡利吃的少了,麥德林就獲利更多,勢力也會更大。
此消彼長之下,以巴博羅的作風,絕對會想著幹掉卡利,一舉獨吞哥倫比亞絕大部分的麵粉生意。
一旦巴博羅真的這麼做了,戰爭就無法避免。
卡利即便拿出老底來拼,也一定會先狠狠打幾場。
要不打贏麥德林,要不打疼對手,逼著巴博羅談判。
否則,輸了的結果一定是死,而是還是全家團聚。
這還不夠,隨著米國抽菸葉的人越來越多,墨西哥種植園的規模也會越來越大。
種出如此多的菸葉,當然得賣到米國去。
麥德林因為地利的優勢,基本上都是走海路運貨去邁阿密,再一直往紐約的方向發展。
而卡利也因為地利的原因,走米國西部,一直髮展到洛杉磯、舊金山則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