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009 搞定各大股東

這種一國排名前三的大銀行,只要計劃成功了,花旗除了有機會在哥倫比亞開辦分行和各種業務外,還有機會透過城市銀行,在哥倫比亞當地鯨吞金融業務。

甚至透過城市銀行借錢給哥政府,拿到像城市建設、基建、電信、鐵路、農牧業等等基礎行業的大規模准入證。

一旦掌握了這些行業,就等於獲得一張收益穩定,又能吃幾十、上百年的門票。

再進一步的話,暗中掌握哥倫比亞各行各業,進而掌握政客都不是沒可能。

不過控制一國的想法,李長亨根本沒在意。

哥倫比亞不是島國和南韓,一個主權完整的國家,本國人絕不會看著自己國家成為米國的附庸。

未來隨著資訊獲得渠道越多,讓普通人更容易瞭解時政,想忽悠和矇騙底層,短時間或許可以做到,但時間久了,終歸會暴露出來的。

所以李長亨的想法一直都是經濟上的利益,要是能再買下幾萬、十幾萬英畝的農牧場,那就更好了。

聽完李長亨的計劃,花旗的股東們當然不願意放過賺錢的機會,再說一旦入股城市銀行,花旗的股價大機率會再漲一波。

李長亨很快獲得所有股東的支援,但等他開口要報酬時,這群傢伙一開始倒是想用他是最大股東來矇混過去。

不過李長亨現在可不是花旗的董事長和董事會主席,只負責投資部的他,沒義務幫集團兼併其他公司。

而且,真要說他有責任幫花旗獲得更多利益,那李長亨也有藉口要求集團獎勵他的工作成果。

到時候那就不僅僅只是錢上面的獎勵。

給股份和單純給錢,花旗的股東們都不需要考慮,一定會選擇只給錢。

否則按照和李長亨當初的合同,只要他幫花旗的市值漲80億,又出得起錢,最後的股份是可以達到32%。

這要是在這份合約履行完之前,再讓李長亨獲得超過1.4的股份,那麼他就能掌握34%,然後獲得一票否決權。

這就意味著董事會在投票表決某項決議時,即便所有股東都贊同時,他都能用一票否決權否掉那個決議。

而他想做的事情,只需要拉攏51%減去34%股份的少部分股東支援他,任何事都能透過。

不想做的事,即便66%股份的股東贊同,也別想在董事會上透過。

等於砍掉了其他股東們,在董事會上一半的權利。

以李長亨的手段和賺錢的本事,到那時花旗其實已經算是完全被他掌控了。

當然,李長亨要是能幫股東們獲得足夠多的利益,獲得超過33.34%股份的機會也不是沒有。

而且此時的李長亨即便只握著19.5%的股份,影響力也已經讓大大小小的股東們不願意和他吵起來。

判談來談去,唯一爭論的焦點只剩下錢的多寡。

李長亨看了看老洛克菲勒、摩根的代表,還有幾個掌握著鉅額養老基金的代表,很快就把拉攏其他集團,一起參與進來吃肉,再分擔風險的想法說了出來。

果然等他這想法一說完,幾個基金的股東代表和老洛克菲勒立馬不在意是支付給李長亨一億,還是6千萬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