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052 有些人天生就是對手

這個世界很現實,摩根要是能如同李長亨入主花旗的這兩年半里一樣,不僅帶領花旗從63億的市值一路漲到現在的180億,還幫玻音和格魯曼等核心產業大賺特賺。

那麼大摩內部的絕大部分股東們,肯定也會一致擁護他,甚至有人會恨不得跪在他腳下。

而小部分一直和摩根爭奪財團權利的競爭對手們,則只能一邊偃旗息鼓,一邊擔心自己被摩根趕出權利中心。

想到這,摩根試探的問了一次道,“亨利,我們有沒有可能合作?”

李長亨聽到這話立馬翻了個白眼,“我可以和大摩合作,但我們倆時不時針鋒相對幾次,對我們其實都有好處的。”

這下輪到摩根翻白眼了。

這話明著聽確實有道理,摩根其實也很擔心反壟斷法,畢竟前有洛克菲勒被肢解,現在大摩又掌握了3千億的資產,這比例都佔到股市總市值的11%。

這比例比起未來大摩佔到25%來說,很少了,而且此時的紅色北極熊還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卻是遏制了資本的無限制擴張。

但在這年代那就是絕對的獨一份,也是所有政客和普通人都擔心的比例。

可惜資本的貪婪永無止境,別說無視法律了,即便挑起一場戰爭也在所不惜。

而全球化好處很多,卻也給了資本搜刮全世界的理由和提供了絕佳的時局。

所以摩根是認可李長亨需要一個敵人,自己也需要個競爭對手,來降低政客們對大摩無限制膨脹的擔憂的說法。

但李長亨和大摩合作,等於主動讓他把手伸進,一直都沒伸進的大摩內部。

到時候鬼知道李長亨的影響力和權利,是否會超過自己,還有自己在大摩內部的對手們。

反過來,隨著李長亨在花旗內部的股份越來越多,可以預見的是,自己和花旗其他股東對他的約束力也會越來越少。

如此一來,這麼算都是摩根吃虧。

“你就沒想過,未來自己也會成為比洛克菲勒、比摩根更讓龐大的托拉斯?”

李長亨哈哈一笑,“放心,我打算四十歲的時候就退休,而且無論花旗如何擴大,頂多也就代替大摩,成為市值第一,卻還有眾多對手的存在。

畢竟,我可不想、也沒那個能力吞併大部分商業銀行。”

這話不用摩根懷疑,更不用細想,就知道李長亨沒說錯,要不然大摩現在就不是被人顧忌和擔憂,而是會和當年差點壟斷石油領域的洛克菲勒一樣,面臨著被肢解的命運。

而到了80年代,紅色北極熊明顯虛弱下去之後,米國人為了利用全球化搜刮全世界財富,這才慢慢放開了對國內各種資本的限制。

最明顯的除了金融領域外,還有擔負文化入侵的好萊塢電影。

李長亨不擔心自己放出來的次貸金融衍生品,會和未來的次貸危機一樣爆發出巨大的破壞力,最主要的還是因為米國政府對各大商業銀行和投行的限制,比起未來嚴太多了。

只有等到里根經濟學佔據米國主導地位,各大銀行才會像脫了韁的野馬一樣,無限制的擴張。

所謂的里根經濟學總結起來就是降低稅率,降低利率、撤銷對商業行為的管制,擴大軍費開支、增加政府赤字和國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