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做什麼生意虧什麼,年齡只有23歲的丹尼來說,生意再小,也想著給顏同一個機會。
萬一銷量不錯,也算個成功的例子不是。
一開始丹尼並不怎麼關心水果出口生意,畢竟幾萬、十幾萬美金的生意對他這個一國總桶的兒子來說是真看不上。
但聽到顏同有渠道能直接發貨去舊金山、島國和倫敦,還不算蠢的丹尼頓時來了興趣。
東南亞各國在60、70年代出口量最大的基本上都是天然橡膠,但既然誰都知道橡膠能賺錢,渠道當然掌握在各個大勢力的手裡。
而且數量和出口金額基本上都國家控制了,但對於丹尼這種人來說,想拿到總份額中的一小部分,辦法總會有的。
可橡膠這玩意走私的話,其實並不好賣。
不是沒人買,也不是沒人運,而是大數額橡膠買賣很難做到人不知鬼不覺。
要是最後國際上爆出走私橡膠的人,居然是一國總桶的親兒子,那丹尼的老爹就麻煩了。
而顏同既然能把幾十噸、上百噸的水果,在極短時間內運到港島,有在島國、米國、英格蘭有關係。
或許可以先讓顏同把橡膠運進港島試試,要是成功了的話,再把生意擴大到米國、英格蘭和島國。
而顏同雖然離開了港島,但他在港島的關係可絲毫沒消失,反而因為廉署根本沒證據找他麻煩,讓很多港島的關係更加看重他。
第一批水果運進港島後,顏同還想著李長亨說的,或許專門做東南亞熱帶水果出口生意會是比好買賣時,丹尼很快就找上了他。
得到李長亨同意後,顏同輕易就把100噸天然橡膠運進了港島。
從60年代開始石油工業急速發展,合成橡膠的產量第一次超過天然橡膠的產量開始,合成橡膠每年都以一百萬噸的增速,一直突破到最高年產9百萬噸後,產量這才平穩了下來。
但石油危機之後,油價暴漲導致合成橡膠的成本也跟著暴漲了好幾倍,以至於去年合成橡膠的產量直接少了170萬噸,然後天然橡膠的產量、價格和市場需求量不可避免的再次上揚。
而且優質天然橡膠即便是幾十年後,都是無可替代的好東西,顏同別說運100噸橡膠進港島,就是一萬,幾萬噸都吃的下。
這要是島國,幾十萬噸都沒問題。
老實說,這確實是筆好好生意,天然原材料來源基本上全靠進口的島國人,甚至很可能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等顏同帶著100噸橡膠的3萬美金交給丹尼後,很快一倉庫的木材和十幾根象牙又出現在他面前。
不過顏同這次就不願意做了。
不是他不想賺錢,實在是為了討好丹尼,他也就賺個運費而已。
而且這些玩意泰國、馬來同樣有的是。
真想做的話,哪裡還需要幫別人賺錢,可一想到李長亨的吩咐,顏同最後只能忍著少賺錢的不甘,繼續幫丹尼出貨去島國。
這要是真打通了好幾個國家的渠道,有人幫丹尼算了算,一年賺一兩千萬美金完全沒問題的。
毫無意外隨著賺到的錢越來越多,丹尼會更加看重顏同。
時間放回當初李長亨和顏同透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