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133 勢不可擋

而且兩個公司的高管,加入職年限長,或者有重要功勞的員工,都拿到配股。

這群人今後百分百隻會聽李長亨的。

頓時讓無數投資機構、股民,有些盲目的崇拜和信任李長亨。

甚至高勝、雷曼等投行,還有花旗、大摩等商業銀行的專業分析師都跳出來說,各家銀行已經收到太多投資者,要求購買HL傳媒股份的申請。

可惜即便是花旗,都沒在合併開始的前幾天,買到任何一股股份。

各大銀行抱怨的同時,也有人明說,銀行這次站出來爆料,完全是因為自己也買不到。

這才打著利用無數投資者,來逼迫李長亨。

這種訊息一聽就是胡扯,傻子都知道各大投行和商業銀行在合併之前,就已經吃下不少股份。

這麼做無非是想著在HL傳媒重新掛牌之前,炒熱話題,進而超高HL傳媒的市值和股價。

但投資機構、券商們不信,卻架不住就是有股民真信了。

而各大投行和商業銀行也不在意,那些腦子很清醒的券商和機構的想法。

對他們來說,股民們急切想買HL傳媒的股份,市場就已經炒起來了。

有人不滿而去檢舉,但監管部門查了查之後,確實因為各家銀行在私下裡真沒買到股份,這才不了了之。

正式開啟合併之後,李長亨反而清閒了下來。

要做的無非是梳理公司內部各派系的關係,安撫那些因為律師、會計師入住,調查各公司內部情況,而惴惴不安的高管們。

拉一批、打一批的手段,對李長亨來說早就得心應手了。

不過為了減少理清4家公司內部的阻力,這次李長亨並沒做的太絕。

甚至沒一個高管被警察帶走,或者被起訴。

而是無論有沒有後臺,只要有問題,全都收到一封要求他們自己辭職的信。

這種出乎外界預料的做法,讓無數人詫異、狂喜和鬱悶的同時,卻又真的讓合併更加順利起來。

原因大概是李長亨以往動不動就下黑手、殺手,很多人早已經不期望他會用溫和手段處理公司合併。

既然期待值很低,忽然事實和自己想的不一樣,那些本已經想著負隅頑抗,或者恐懼和不安等著被帶走的高管。

當然不敢再囉嗦,或者和他做對。

甚至有人掉過頭來,幫派進公司的律師和稽核組梳理公司。

以便等自己離開後,李長亨看在功勞的份上,不會出爾反爾。

把國家廣播和赫斯特內部清理一遍之後,李長亨這才真正閒了下來。

飛去港島和東京,分別陪阮梅和由美子半個月和一個星期,再次飛回紐約時,他的重心開始放在百萬大贏家節目和垂直農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