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開始賠的都是保證金。
保證金沒了,空頭要不繼續打錢給券商,要不券商直接平倉。
股票借來之後,在市場裡散步不利訊息,引起散戶恐慌,接著大筆賣單出現,會加劇市場的恐慌。
空頭就能以更低的價格,買進股票還給券商,賺取這個價格差。
而槓桿則是拉大資金數量,但風險也會成倍增加。
所以一旦遇到暴跌、暴漲的情況,即便券商自己也很可能在平倉之前,價格就跌破了預先設定的平倉價格。
甚至本金賠光了,還連累券商賠錢。
一旦券商實力不夠,賠不起錢的話,股票也是種有價票據,肯定得賠給多頭。
等空頭得到訊息,就連隨隨便便就能拿出幾十億美金的米國退休和養老基金,都在聯絡李長亨時,立馬就慫了。
可惜這夥人之前賣出幾筆大額股份,試探市場的反應時,就已經暴露了自己。
而且華爾街真的不大,找找關係,打幾個電話,李長亨很容易就知道資金最大的空頭是誰了。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對手居然是巴拿馬的一家銀行。
都不用去查,李長亨就知道這家銀行是操盤手的角色,而不是真正的對手。
讓泰勒加內爾試著和巴拿馬銀行的人溝通一番,訊息很快傳了回來。
聽完泰勒的彙報,李長亨就皺眉起來。
仔細想想,很快根據看過的DEA建立的檔案,想到這家銀行是墨西哥和南美好幾個麵粉商,用來洗鈔票的資金中轉站。
也就是說,真有面粉商敢挑釁自己?
李長亨怎麼想就覺得不應該啊。
既然有了懷疑,李長亨很快想到,是不是有人想把自己的目光誘導在麵粉商身上。
甚至期待著自己和麵粉商發生衝突,以達到自己某種目的?
這麼一想,好像還真不是沒可能。
那麼問題來了,誰敢算計自己。
自己最近一兩年裡,得罪了誰?
或者說,自己擋住了誰的路。
一時想不明白的李長亨,很快用了排除法。
先確定是否真的有面粉商敢算計自己。
從上一任米國總桶,簽訂了一萬美金就必須報備的法案之後,米國本以為這下能卡住麵粉商的脖子。
卻沒想到反而導致了更多的南美人進入米國。
原因很簡單,既然一萬美金以下不需要報備,那就找一些過的並不好的南美裔,在米國南部幾個州的銀行,大量建立賬戶。
然後以匯款的方式,把一萬美金以下的錢,名義上匯給南美的家人,暗地裡走出銀行,就會交給麵粉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