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相對應的是,這些人會面臨著步槍協會和會員們的極力抹黑、打壓。
而且,7、80年代正是這些公會勢力最龐大的時候。
一度逼得米國各大行業和財團,不得不和公會開戰。
原因除了公會早已經變質,成為利益集團外,公會高層還從當初的影響政壇,變成這群人自己就想進入政壇。
這就過界了。
而且凡事都有兩面性。
政客之類的人為了選票,不會主動得罪他們,可黑手黨、其他幫派卻早已經滲透進這些公會中。
而且公會的高層,即便明面上同樣是選舉出來的,但暗地裡公會的上層說白了也是為了權利、名望和財富。
等聲望到達一定程度後,這些人又盯上了米國政壇。
權力就如地產,位置是重中之重,你離中心越近,你的財產就越值錢。
這就讓很多政客產生了及其強烈的危機感。
要是這群人出來參選,光憑藉公會的影響力和成員,就比其他政客的起點高一大截。
甚至有些城市根本就不用比。
以前大家是合作者,現在你想把我的飯碗都搶走,那大家就是敵人了。
說來說去既然公會的上層同樣有慾望、有自己想要的東西。
所以,李長亨顧忌公會的同時,公會上層同樣更加顧忌他這種掌握了權利和財富的大佬。
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只要他願意,米國步槍協會的幾個頭頭,很願意主動和他合作,以獲得自己想要的金錢和政治資源。
以至於見面時,協會的理事長不僅主動邀請李長亨, 成為協會75個成員組成的理事會新成員。
還直接把協會掌握的兩個最大、影響力也最大打基金, 政治勝利基金和長槍協會基金的營運長。
李長亨聽完就蒙了,這兩個基金可以說,至少能影響米國一半的政客,超過7、8百萬個家庭, 近兩千萬張選票。
但李長亨又很快反應了過來, 雖然步槍協會的誠意和給出的權利都很大,而且基金營運長的作用, 不就是幫基金賺錢嘛。
可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 協會更需要李長亨,或者說, 他們需要更多的資金。
隨著越來越多的槍械暴力的發生, 很多白皮自己都覺得確實需要控槍。
用十年、三十年來資料來計算的話,米國步槍協會的成員數量也確實處於不斷減少。
也就是說,這個協會看似確實非常強大,可它卻一直在走下坡路。
拉上任何一個影響力巨大, 權勢巨大的新成員, 都是他們必然的選擇。
加上這次尼爾三人當街使用突擊步槍, 打的警察都抬不起頭的例子在。
可以說一沒處理好, 對協會和各大武器生產商, 還有依附在這個行業的無數從業者來說就是個大災難。
李長亨知道對方這是利用自己, 但他是真不想拒絕。
如果僅僅只是個理事, 李長亨想都不想就會拒絕。
因為在米國有人贊同的事, 必然會有另一部分人反對。
而槍支又是最尖銳、最容易引起爭端的大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