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3年底爆發第一次石油危機後,無論是米國為代表的資本國家,還是紅色北極熊和西德,都因為對能源的擔憂而開始研究新能源。
而最容易理解的清潔能源,排除早已經使用的早已經在使用的水利發電外。
第一肯定是太陽能,第二是風能和潮汐。
但潮汐發電無法解決的問題是,投入非常大。
簡單點說, 就是得在出海口建一座攔水堤壩,形成水庫。
可想而知這玩意的造價有多高。
單位電價對比水利、火力發電來說,根本就沒任何市場競爭力。而且對地形的要求遠比風力發電還要嚴苛。
加上李長亨願意出錢,有的是電力、能源和環境方面的專家站出來支援他。
以至於市場就對風力發電的興趣,一下子有種,這就是新風口的意思。
華爾街和各個資本國家的金融行業,開始四處尋找過去一直研究風力發電的科研機構和科學家。
甚至英格蘭和威爾士直接跳出來說,希望能和李長亨在能源上進行合作。
大概的意思很簡單,他們出人、出力、出研發力量,李長亨負責出錢。
但李長亨的目的也很簡單,我就是要英格蘭電力的至少35%的股份。
否則就在威爾士先建立一個風力為主的發電公司,和英格蘭電力搶市場。
按理說,英格蘭電力是不用怕李長亨的,因為風力發電專案受到追捧後,英格蘭電力的股價也跟著在慢慢上漲。
市場和投資者很現實,大家雖然都認為李長亨眼光和行動能力超強,可他畢竟得從零開始。
只要英格蘭電力和其他國家的電力公司,現在就開始大力研發風力發電技術,輕鬆就能做的比李長亨好。
甚至很多人都覺得風力發電專案上,很可能是李長亨失敗的開始。
但電力行業受益,肯定就有人因為這事而倒黴。
新能源的出現,受影響最大的肯定是石油公司。
而且相比火力發電為主的電力公司,石油巨無霸的能量,可以說涉及到汽車、國防、重工業和建築行業。
油價一跌,首先受不了的就是北海石油和唐寧街。
道理很簡單, 發電廠不敢真的不發電,又只供國內使用,沒法出口賺外匯,為英格蘭創造更多的財富。
可油價的漲跌,直接影響已經從缺油國,變成原油出口國的英格蘭的出口和稅收。
巴爾莫爾城堡。
離瑪格麗特來做客和度假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星期,城堡總算清淨了下來。
蘇格蘭6到8月份的天氣,白天雖然一樣會很熱,但到了傍晚就會起陣陣微風,吹在人身上非常舒服。
以至於菲利普自己都開始後悔,把巴爾莫爾城堡和5萬英畝的土地全送給了安吉拉。
但這話肯定不能說出來。
好在城堡的擁有者是安吉拉,今後菲利普和瑪麗以外祖父、外祖母的身份來度假,根本不需要考慮面子問題。
可查爾和安德魯就不好每年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