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4確實有很多毛病和弱點,但在73年10月份這個,f15原型機雖然出來了,但試飛還沒滿一年,連首架都沒交付。
而f16連原型機都還沒出來的時間段。
已經測試3年多的f14,不僅就是最先進的現役戰鬥機。
一個現役,就能做很多文章。
既然已經形成了初始作戰能力,完全可以進行大批次生產,短時間內就生產出,滿足以澀列需求量多,最快速度需要形成戰鬥力,達到空戰優勢的急切需求。
李長亨聽完泰勒想和格魯曼談談的建議,心裡默默的想著f14的優缺點。
空戰能力超強,最後卻被淘汰,而且僅僅只生產了700架的原因,除了米國人戰術思維轉變,資金壓力大。
對戰機的需求,從單一機種,變成對空、對地、對海多用途戰機外。
也跟f14更新換代的速度,極度弱後有一定原因。
要不然,不說改進型有多先進,畢竟設計太早,天然缺點改不掉。
但跟新換代快,絕不會只生產700架。
想到這,李長亨在心裡腹誹格魯曼的管理層都是蠢貨。
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居然在69年的時候,和米國海軍簽訂了固定價格的銷售方案。
等69年爆發經濟危機,到70年米國經濟開始下滑,每年6%到10%的通脹。
讓格魯曼每生產一架f14,就得賠4到6百萬美金。
而且,出廠價6千萬美金的價格,在沒對比的情況下還好說。
可f15也才4千5百萬,立馬讓只能用於空戰的f14顯得划不來了。
泰勒等人見李長亨皺眉沉思,久久不說,心裡期待又不安的等了好一會。
見李長亨走到老闆椅邊坐下,泰勒這才上前幾步說道,“亨利,我聽說伊郎人看中了f14。
而且不包括武器彈藥的情況下,單價8千萬美金一架。
可格魯曼卻連大規模生產的2億啟動資金都湊不到,要不,我們出價2億,分享f14的生產、銷售權。
或者和格魯曼談談,直接買下f14所有技術和所有權?”
李長亨仔細想了想,邊拿起電話,邊開口道,“除了泰勒和弗朗西斯·佩恩外,其他人出去。”
等只剩下自己3人後,他才撥號打給海軍的拉文貝納仲將。
兩人聊了好家常,居然什麼正事都沒說就結束通話了電話。
隨後又打電話給敢死隊裡專門負責軍方情報的波拿巴,說明自己想知道f14裝備米國海軍的所有資料。
等了半個小時,一陣電話鈴聲響起,李長亨拿起話筒聽了幾分鐘後,嘴角一笑。
本以為需要自己這邊發力,或者暗中使壞,卻沒想到格魯曼因為生產一架就賠幾百萬美金。
加上大規模生產,必然要幾千萬美金用來改裝、購買各種裝置,完成和米國海軍的第一批22架飛機後,根本就沒心思大規模投產。
而且就算公關米國海軍高層,公關費少不說,精力和目的也全放在如何更改合同上。
既然格魯曼這麼沒眼力,米國海軍當然不願意改合同,更別說簽下新的大合同。
結束通話電話,李長亨冷笑的罵了句,“格魯曼的人全是蠢貨。”
然後看著玻音的總裁佩恩說道,“去和格魯曼談談,我的底線是今天就拿到f14至少100架的獨家生產許可。
至於價格,可以每架給他們100萬美金。
要是專利和所有權低於2億美金,那就直接買下f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