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夫蘭財團內經營工程車、汽車等行業的企業,因為和島國有直接競爭。
巴不得李長亨再次透過參議院審查委員會,調查和干預島國對米國的出口產品。
只要這項調查重啟,克利夫蘭和花旗兩個財團勢力共同發力,大機率能透過半導體和車輛方面的進口限制。
或者提高關稅。
所以說所謂的財團其實也就那樣。
這些本身是由很多當地,或者某個區域內的眾多企業聯合起來的利益體。
有共同利益,也由眾多小心思和矛盾。
只要拿捏住他們的利益點,輕易就能讓各家財團為自己所用。
同樣的,要是妨礙了他們的利益,轉過頭就是敵人。
李長亨一行人來到交易所的貴賓包間裡,等著巴尼和張天志,用專用裝置檢查包間是否有問題時。
站在巨大的落地玻璃前,揹著手,身形挺拔的看著底下一群群穿著紅馬甲,還沒到交易所開盤就已經忙了起來的交易員。
揮舞著報價單和交易確認單,就像菜市場大爺大媽一樣在互相議價。
十幾分鍾後,張天志和巴尼同時確定沒問題,他這才對泰勒說道,“摩根的人態度如何?”
泰勒低頭思索幾秒,有些不確定的說道,“從這幾天大通銀行暗中做空島國股市來看,摩根應該是站在我們這邊。
但我建議我們放棄一部分股市和期貨市場上的利益。
等島國股市大跌後,把合約賣給摩根,先把獲利拿到手,再把目標放在您選定的幾個島國公司股份上。
以換取摩根的默契和行動一致。
而且我們做空的合約,全是和島國各家銀行簽訂的。
大通銀行肯定會先盯上島國銀行的股份,而沒心思和我們搶半導體公司的股份。”
李長亨默默的點點頭,因為這次行動的主力是花旗,所以自己本來就不打算在股市和期貨市場上多做糾纏。
石油危機這段時間裡,1.7億3倍槓桿做多黃金,2千萬買尼克斯和花園廣場。
用聯美影業20%股份,加7500萬美金現金換傳媒集團2.5%股份。
一億美金獲得,花旗旗下的施樂公司35%股份。
6千萬美金買下島國的銅,4千萬美金買下半導體矽的原材料。
3700萬買下的原油,轉手賣給了花旗的養老、退休基金。
現金花的只剩下瑞銀總部裡,不到一億美金應急不說。
買下港燈、煤氣公司5.4億美金。
用島國6億不動產貸款的5億,入股花旗,玻音、格魯曼、美浮。
前前後後欠了差不多快15億美金。
而手裡全部的原油,要是以12美金賣掉的話,倒是能得到18.384億美金。
把欠的錢全還掉,扣除利息的話,應該能剩下3.2億美金左右。
所以早就沒錢了的李長亨,一早就不打算自己入場。
畢竟這一個月以來已經吃下了足夠的利益,現在是還花旗、美浮、玻音等等勢力人情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