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見李長亨居然沒第一時間反對,到沒覺得意外。
這算是陽謀,而且目的僅僅是把李長亨這個已經崛起的新勢力,排除在傳統行業之外。
說起來任何一個達到頂峰的巨頭,都會面臨著個無奈的現實就是。
資本唯一的目的,就是不斷把錢變的更多。
但同行業競爭還好說,把目標放在普通人身上,反壟斷等著你。
所以,巨頭們要不死守著地盤,期待創新和產業升級。
要不,就只能橫向擴張,多元化的去和別的企業搶市場了。
幾十年前洛克菲勒被肢解,現在就輪到摩根被人盯著不放了。
未來貝爾通訊一樣被肢解,薇軟都差點被拆分。
所以,既然李長亨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摩根當然想在他興起階段,就限制住他。
又或者說,只要李長亨不進入大家的傳統地盤,某種程度上來說就能相安無事。
“那就限定不能進入商業和投資銀行、保險業、石油、化工、航空、軍工領域,其他行業隨便你,怎麼樣?”
“沒問題”,李長亨嘿嘿一笑,對他來說這些行業早就劃定了勢力範圍,進入的代價太大了。
自己又不是缺乏賺錢專案的老勢力,犯不著和其他財團鬥個你死我活。
有外掛,就等於有了先手。
領先一步的優勢,還是非常大的。
不過,他可不會被摩根限制的死死的,心裡忽然一動的想著,既然不想死鬥。
那就打入敵人內部,讓別人幫自己賺錢好了。
笑眯眯的看著摩根十幾秒,又看了看洛克菲勒,等兩人的表情沉下去後。
這才笑著道,“既然我讓步了,那麼要求有回報,不過分吧?”
摩根和洛克菲勒心裡一緊,但先聽聽的耐心還是有的,而且沒有也得憋著。
畢竟李長亨已經入股花旗,還獲得93%股東和管理層的認可。
“我保留投資的權力,當然,沒必要的話,股份不會超過5%。”
這下摩根和洛克菲勒反而既期待,又擔憂起來。
期待的是李長亨一旦入股兩家內部的企業,今後成為合夥人後,某種程度上來說,有共同利益的話,至少不會是死敵。
而且,米國的商業集團,對於合作的態度,遠大於鬥個兩敗俱傷。
至於擔心,則是看李長亨處心積慮不斷增持花旗股份就知道,別看他年紀不大,但控制慾卻極強。
可誰讓他能賺錢,只要大家都有錢賺,而是是賺大錢。
股東們對他的容忍度上限,會非常、非常高。
而且最讓他們擔心的是,股份不超過5%,雖然進不了董事會,但不做決策也不全是壞事。
股份可以隨意在股市裡買,同樣也能在股市裡隨便賣。
萬一那天集團出了問題,股價們來就會受到影響,李長亨又在股市裡大量拋售,雪上加霜都是輕的。
又或者逢高就賣,逢低就買。
以年計算的時間裡,來來回回的搞事,卻拿他沒任何辦法。
而且就算想在這事上限制李長亨,辦法卻很少。
先不說正常股份買賣,是受到法律保護,要是利用海外的金融機構、券商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