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章 肚子裡沒有三兩墨

林近對他離開發生後的事情並不知情,一門心思扎進在東廂房的鐵匠坊。看著鐵匠坊的賬簿,心裡思索著以後鐵匠坊的發展方向。

經過林近整理,在林家鐵匠鋪賬簿裡林近大概對自家鐵匠鋪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林家鐵匠鋪主要是給附近的人打造一些生活用具和農具為主,偶爾接一些官方的活計。其中回收一些廢銅爛鐵回爐重造一項收入也是頗豐。看完賬簿林近不由吃驚在大宋朝收廢鐵的竟然也這樣暴利嗎!

林近看著鐵匠鋪裡沒有賣完的一些成品農具、廚具、還有一些竟然是刀劍兵器。林近準備做一些有些科技含量又不是很費力氣的產品來賣,既能不至於做的很累,又能多賺取些銀錢。打定主意林近退出了房門。

吃過晚飯,又回到了鐵匠作坊。此時天已經黑了,點燃已經用了一半多的蠟燭,林近打算給自己做一支鋼筆,準備寫抄小說用毛筆肯定是不行的,林近前世雖然會寫毛筆字但是速度太慢,不如鋼筆方便,而且鋼筆製作並不複雜。林近前世鍾愛鋼筆,所以對鋼筆的構造非常瞭解。

存墨水的部位林近打算用一節竹子裡面裝上棉絮儲存墨水,裡外用生漆多刷幾遍完全可以勝任。製作鋼筆的難題在於鋼筆尖和筆舌。

林近把一個鐵片用銼刀,磨石純手工加工成一個鋼筆尖的形狀,最難的是鋼筆尖中間的縫隙,林近用鋸子鋸出來的空隙很大,用錘子敲緊才算做成,不過鋼筆尖就是比後世大了不少。

筆舌才是最難解決的,林近記得形狀構造,筆舌的材料卻沒有什麼頭緒。

林近在鐵匠鋪裡畫著筆舌的構造,心裡卻在苦惱,雖然自己知道如何做,但是沒有材料。

前世鋼筆筆舌記得是化學材料做的比如塑膠等,就這樣林近製作鋼筆的工作卡在的筆舌原材料上。已經是亥時了林近雖然不甘心還是收工睡覺了。

第二天林近在書房閉目思考鋼筆筆舌的材料問題,古代基本可以剔除化工材料的可能性。只能選擇自然界的材料。

林近只能用最笨的排除法排除掉不能做筆舌的材料,材料首先有一定硬度,還要有耐水性和存水性。排除木質、金屬、瓷等,林近心裡一樣一樣篩選著。突然心頭一動,目光閃爍的自言自語道:“用骨質材料,既有硬度又耐水,存水性想來也有些。”

林家鐵匠坊是有牛角的,一些高檔弓箭會用牛角製作。林近昨天打掃鐵匠坊的時候看到倉庫裡有兩隻大牛角當時並沒在意。

林近起身又來到鐵匠坊把牛角找出來鋸下一塊,比照著鋼筆尖用銼刀、鋸子一點點按照圖紙修整起來。

當林近用鋼筆流暢的寫字的是時候已經是五天後了,筆舌的製作足足修改了十多次才勉強能流暢書寫。林近感覺這是自己來大宋後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至少對自己來說是如此。

林近接下來幾天又一頭扎進鐵匠坊製作了五六十支鋼筆才收工。

大嫂王語嫣和林母問了很多次林近在做什麼。林近只是神秘的一笑說暫時保密。

當看到林近拿著鋼筆在院子裡那棵槐樹下的石桌上寫字的時候,大嫂王語嫣才知道林近這些天在製作這種鐵頭筆。

“嫂嫂這種筆不像毛筆那樣每次都蘸墨,而且可以隨身攜帶,隨時都可以拿出來使用。”林近興奮的介紹鋼筆的好處。

王語嫣拿著鋼筆按照林近說的握筆姿勢寫了幾個字說道:“這鐵頭筆的握筆姿勢卻是和毛筆不同。不過看你用它寫字的速度的確很快,而且寫出的文字和毛筆字也不同。”

林近打趣的說道:“此筆最大的優點就是寫字快,先生罰抄十篇文章用毛筆可能要這一夜。用此筆最多一個時辰”

王語嫣聞言嬌斥的說道:“好好的物件,到你手裡就變成了投機取巧的工具。”

“嫂嫂我只是打個比喻!”林近解釋道。

“二郎你的學業如何打算?”王語嫣問道。

林近思索一下認真的說道:“嫂嫂其實我不太想考科舉了。”林近還是打算坦白,林近是二十一世紀的靈魂。說實話對於儒家那一套理論認可的不多。林近心底認為是儒家在維繫封建社會的壽命,阻礙了社會的發展。儒家雖然有積極的一面,但是太過霸道。儒家的作用在於教書育人。治理國事還是要專業人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嚴重阻礙了社會的進步。

這些天林近也思考過讀書走仕途,最後還是打算放棄。讓一個有先進理念的人去學習落後的思想是很難的。自己與其浪費時間學一些糟粕,不如力所能及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

在這個社會等級森嚴的朝代,自己想更改社會體制肯定做不到,即使當了宰相上面還有皇帝。自己在前世只是一個樸普普通通的小市民。用幾年的時間考上進士,用一輩子往上爬。

等老了發現自己也變成了老腐儒,當個苟王見縫插針最適合自己。跟那些人精談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會被他們撕成粉末。

儒家自董仲舒始就變成了吸附在政權身上的螞蟥,後世洋人的槍炮把儒家的遮羞布一塊塊撕了個粉碎。

林近的性格和思想很難去跟隨這個時代隨波逐流。既然知道自己做不到,放棄淌這渾水是最明智的選擇。大江東去,朝代更迭,一個人有再大的能力又能改變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