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市井小民 第二十二章 勾欄瓦舍

林近始終覺得自己即使中了進士當了官也不一定能為這個大宋做些什麼。不如將精力用在發展科學技術上。物理與化學可以改變這個時代,只有工匠研發更厲害的武器才能戰勝強敵免遭屠戮。自己與其用幾十年爬仕途,不如用幾十年給民間播下一粒種子。林近要做這個時代科技版馬雲,用工藝技術掙最多的錢,讓那些豪門大族拋棄土地擁抱科技,從而緩解這個王朝的社會矛盾。

“就是那裡,林家哥哥快看,那露天的勾欄便是”鄭婉晴指著一旁不遠處的臺子說道。

林近一眼望過去卻是一個高臺被木柵欄圍著,臺上有個書生打扮的老頭正在說著書。臺下有不多幾把椅子,其餘都是站著的人。

“此時人還不多,等晚飯過後人更多”鄭婉晴又道。鄭婉晴這種平民家的女子反能偶爾來上一次這裡。像竹石書院的女學子怕是此生與這勾欄瓦舍無緣,所以才喜歡聽林近在那說書。

林近三人走過去,穿過人群。靠前站了站看到臺子下立著一個木牌,寫著幾排字:“說書試臺,欲登此臺者需付五百文,於臺上說半個時辰所得賞錢不足百文者,便需下臺。如半個時辰所得賞銀超過百文者可繼續說半個時辰,若所得賞錢得一貫之上可與勾欄五五分賬。

“此等法子豈不是穩賺不賠!”雨霖鈴氣道。

林近一笑說道:“人家出來做生意肯定是要賺錢的”

鄭婉晴撇了撇兩人說道:“肯花五百文上臺說書的都有些口才,半個時辰所得賞賜豈止百文,縱是千文萬文也是常有的事。待到一些節日更是眾人爭搶上臺。”那意思兩個土老帽啥都不懂。

鄭婉晴是青樓里長大的,雖然也屬這個行當卻是從來沒機會出來看這等事情。林近更不必說。

林近說道:“大概瞭解了,半個時辰最好講一個故事,得了賞錢繼續說下一個故事。”這簡直是給林近量身定做的。

“上面那個老人為何可以一直說?”雨霖鈴不解的問道。

“大概是東家自己人罷,無人上臺的時候。便是東家自己人上去說。看到前面那一排椅子沒,過去坐一個時辰以前要一百紋”鄭婉晴解釋道。

林近摸了摸手裡馬甲裡的銅錢,也可以說是錢褡子。說道你們過去挨著坐下看為兄給上去說上一段。

林近上前幾步拎出一串銅錢,對著那看場的小廝說道:“我上去說上一段,那邊兩個小娘子要兩個位子”說著分出七小串遞給小廝。

那小廝一見來了生意忙道:“公子快請”接過銅錢又喊道:“臺子來新說書先生了。諸位客官快來聽一聽。

小廝的聲音傳的很遠,附近人三三兩兩湊過來不少。

林近搖搖頭心道:“看來這露天勾欄人氣挺足,難道不知道免費的才是最貴的!”

此時已經快到吃晚飯的時間,人並不多。那小廝喊了一嗓子,臺上的老先生就起身準備下臺了。林近走上去看了看兩個談琴的小娘子說道:“隨便談便可”

臺上絲竹響起,林近看著臺下眾人問道:“不知諸位想聽些什麼?”

林近見臺下亂哄哄的也聽不清說的什麼又道:“既然無人給出建議,某便自作主張說一段,《神鵰俠侶》”

“一段古墓情緣纏綿悱惻,十六年生死相約。有道是,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臺下眾人聽林近用模仿前世單田芳老師的嗓音講了一句開頭便聞聲叫好。臺下裝賞錢的銅缽更是響個不停。

林近接著說道:“時當南陳理宗年間,地處嘉興南湖。節近中秋,荷葉漸殘,蓮肉飽實。一個道姑在一排柳樹下悄立已久,晚風拂動她杏黃色道袍的下襬,拂動她頸中所插拂塵的萬縷柔絲,心頭思潮起伏,當真亦是“芳心只共絲爭亂”。

林近徐徐講來臺下鴉雀無聲,半個時辰過後林近把神鵰講到了第二章結尾處。

當眾人聽到“郭靖與黃蓉帶著幾個孩子乘船出海前往桃花島時。”

只見林近驚堂木一拍道:“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一章回求師終南!”

眾人聞言盡是哀嘆之言,怎可如此。

“你這故事虎頭蛇尾,快接著講,你這缽裡的銅錢早就超過一百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