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市井小民 第五十五章 恩萌出仕

“此二人皆在外為官!為師對此二人頗為投緣常有書信往來”歐陽修款款說道。

只此一句林近也就明白自己想岔了,此時範韓二人還在邊陲牧馬放羊,距離慶曆新政還早。

“想來老師與他二人於政見上頗為相合”

林近還是想問一問這幾人關係到底如何。

歐陽修點點頭道:“自是頗為相合”

這也是林近擔心的,自己這老師太過耿直,本來慶曆新政於他關係不大,到頭來為了給幾人出頭更是一起被貶出京。

此時歐陽修與範、韓、富三人並未結成變革一派,林近還是不希望歐陽修參與其中的,心中更是生出了想要阻止的念頭。

林近搖搖頭說道:“弟子覺得老師應致力於文教一道方可有所建樹,于軍政理民之事卻是誤了老師的才能”

歐陽修自然也知道自己的能力,但人往往自己越是不行的領域,越是想要表現一番。

“致遠是在說為師不善軍政牧民嗎?”

歐陽修笑著問似乎並未生氣。

“老師的才華皆在文教,畢其力於此一事已能萬古長青,何必浪費精力在自己不熟悉的地方”

“況且無論是何人才皆出自文教之事”

歐陽修也明白林近對自己的好意。

“致遠是想為師拋棄其他心思醉心文教之事?”

林近點點頭道:“老師也知為政之難,弟子覺得老師要做的是培養更多為政之才而非親自去做”

“如此老師要做的事終有一日會實現,只因後來之人皆是與老師相合之人”

歐陽修對於林近的這套說辭也是有些動心。

“致遠也須知人心易變”

林近也明白歐陽修所指又道:“雖說志同道合,但志同道不合也無不可,老師若培養出的皆是志同之士已是大功德”

歐陽修文采斐然後世更被人譽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門下弟子更是出了許多文采出眾之人,不少人更是考中進士入朝為官。

“為師卻是有心文教改革,如今選拔人才之策實非選良之法”

林近自然知道此事,這也是慶曆新政的一項革新,只是歐陽修與范仲淹、富弼、韓琦胃口太大了,只想一口吃個胖子,這才被群起而攻之。

“老師所指是恩萌出仕之事吧?”

歐陽修點頭道:“此非良法,官員爛進,又無真才實學如何能治國理政”

宋朝恩蔭為官太過龐大,如聖節蔭補,每年逢皇帝誕辰一次;大禮蔭補,每三年逢郊社時一次;致仕蔭補,官員告老退休時一次;遺表蔭補,官員死時上遺表一次。功臣死後,推恩可達二十餘人。據統計北宋一代平均每年以各種恩蔭補官者,超過五百人,這一數字遠遠超過了平均每年由科舉入仕者,士農工商在此處顯得分外刺眼。

“老師應知道立國以來成例如此,改革此事阻力重重乃萬難之事,那些士族高官又如何肯同意此事?”

歐陽修自然也知道這恩萌制度朝中官員都不想改動,畢竟關乎自己後代子孫的前途,他歐陽修為國事可以不在乎這些。

歐陽修想了想道:“此法不改國事難為,豈能因些許阻力便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