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近搖搖頭,大宋朝廷還真沒他想要的東西,除非給他個特權什麼的,想到此時心中一動。
“倒是有件事官家若是答允,這精鹽的秘方草民甘願送上。”
趙禎聞言問道:“你且說來聽聽!”
林近笑道:“官家也知我以前說過要多娶幾房夫人,奈何咱大宋只允娶一個妻子,官家給草民下個聖旨允我多娶幾個妻子如何?”
趙禎聞言愣住久久回不過神來。
葉清臣在一旁卻道:“林致遠,你可知官家頒佈的《天聖令》中有明確規定只允娶一個妻子,怎可因你一人而更改。”
《天聖令》北宋是仁宗天聖年間依照唐律頒佈的一部律令,裡面對民間諸多事宜都做了詳細的規定,妻妾婢裡面皆有規定。
趙禎卻笑道:“朕記得你大哥早逝,天聖令中有律,家中兄弟早喪無後者,擇一妻之子過繼給亡故兄弟,便可娶雙妻。”
林近聞言倒是驚訝,自己還真不知道有這回事,可只多一個也不夠用啊!
林近笑道:“官家草民是說多娶幾個,何況這本來就是草民應得的,不能算精鹽秘方的補償。”
趙禎聞言氣的不輕,讓你多娶一個還閒少了。
葉清臣也道:“你須知官家頒佈此令,是為了保護嫡系血脈的繼承權利,讓你多娶一個過繼給你大哥那是另立一戶延續你大哥的香火,若是再多娶豈不是要鬧得家宅不寧?”
“葉大人,草民家產頗豐到時候都讓他們出去另立門戶便是了。”
“你......”葉清臣聞言氣的一跺腳扭過頭去,不再理會林近,顯然被這話氣的不輕。
趙禎聞言卻是問道:“你真的要如此做?”
林近見趙禎這樣問頓時覺得此事有戲,忙道:“當然是真的,官家草民的子嗣將來都得分出去單獨立門戶。”
趙禎覺得林近太會賺錢,此時不過十五歲已經家財百萬貫了,林近要是再活上幾十年,到時豈不是要富可敵國了。
官員的權利太大官家會忌憚,而商人的家財太豐厚也同樣會遭到忌憚,何況林近是跟皇帝一起做生意的。
若是到時林近生的兒子將家財平均一分,每個人的財產自然就會少很多了。
趙禎又問道:“將來無論你有多少個兒子,你的家財無論嫡庶都平分給所有子嗣,讓他們單獨立門戶?”
林近疑惑道:“有什麼不妥嗎?”
趙禎搖搖頭笑道:“朕倒是覺得你這個想法很奇特。”
葉清臣在一旁見趙禎有要答應林近的意思,急忙道:“官家此事不可,若是將來他人效仿此行又該如何?”
趙禎聞言面色一變,他剛剛只是想著如何分化林近的家產,卻並未想到這一點。葉清臣說的並沒錯,若是以後紛紛效仿,自己這個大宋官家如何辦?
宋人最好效仿之風,比如李之彥在《東谷所見·借親》中寫的:“今人反以送死為緩,唯以借親為急。”這借親就是指因喪納婦,在大宋民間紛紛效仿視為民俗,皆樂為之。
宋太宗對此曾下詔斥責,卻收效甚微。“以鼓樂導喪車者,有因喪納婦者,相習為常”這便是宋人效仿之風的縮影,即便皇帝的命令都沒法禁止。
趙禎聽到葉清臣的話頓時打起了退堂鼓,自己允了林致遠此事,那自己這後宮怕是也不得安寧了。
林近見此也是無語,趙禎剛剛有要答應的意思,被葉清臣一句話給勸住了。
“葉大人,草民一不要錢財,二不要官職,只是要多娶一個妻子,就甘願奉上精鹽煉製的方法,其中朝廷所得鹽利,可是一年便能翻一番的。”
葉清臣當然也知道林近所言非虛,只是這等風俗一開豈不是人人效仿,所以他才必須勸止這種做法。
“林近,許你錢財也好,授你一官半職也罷,唯獨比例不可開!”
趙禎聞言也道:“致遠,葉大人所言非虛,此例不可開。”
林近嘆道:“葉大人,若是我只要這個條件是不是此事就談不妥了!”
“你可以換個條件,即便能讓鹽利翻一番,也不可能用此事作為交換!”
葉清臣雖是想要精鹽煉製方法,但是他歷史上也算一位名臣想的自然更長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