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進酒後世有幾種唱法,林近最喜歡的是陳湧海的粗曠唱法。
林近出去跟掌櫃取來了古琴,抱在手裡就要唱。
沈括驚叫道:“師兄這琴還可以豎著用?”
“為何不能!”
沈括哆嗦著嘴唇道:“這真的可以?”
林近呵呵一笑:“總要有點配樂不是?”
林近抬手上下撥動了兩下琴絃道:“聊勝於無!”
他不會彈琴但是會談吉他,這首詩只要有一點聲響伴奏就可以了。
幾人也沒見過這樣唱曲的,怔神之間林近已經撥動琴絃唱了起來。
伴著簡單的琴聲,聲音沙啞,嗓音豪邁。
“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
林近雖壓的聲音很低沉,但是這唱法很狂放,也很容易感染人。
王安石,蘇頌等人何時見過這種唱曲的方法,這就完全是男人的唱法,讓個女子來唱也唱不出這種低沉的豪邁之聲。
林近早已沉醉其中,不停的重複唱著,幾人對這首詩並不陌生,唱法又耳讀能詳,也跟著林近唱了起來。
五個年輕人壓著低沉的嗓音,唱起了將進酒。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如意樓雖大但是幾人唱的聲音太大,客人們並沒有覺得他們吵,反而饒有興致靜靜的聽著。
一時之間如意樓的琴瑟之音與靡靡之音都停了下來。
宋人是雅緻的,此時唱柳詞的居多,田邊井口多見小娘子們嘴裡哼著柳詞。
林近這種唱法很稀奇又很有感染力,李白的詞又極好,眾人乍一聽到都是心頭一震。
過了許久。
琴聲漸止,歌聲也停了下來。
如意樓的胡掌櫃也是嘆息,這林家的小郎每次來此總會做點讓人出乎意料的事。
林近這邊一屋子裡都是年輕人,雖然以後都是位高權重之人,但此時他們仍還是少年心性。
幾人興之所至高歌一曲後又喝起了酒,就連沈括也沒少喝,最後都已經醉的不成樣子了。
季秋荻一直在屋頂上靜靜的坐著,聽到房間裡沒了動靜才下來看了看。
這五個人都醉了過去,她只得讓幾人在如意樓裡住了一晚。
意外的是林近這邊停了,如意樓卻又有人唱起了將進酒,聲音粗曠豪放。
這首詩本就意境很深,路上的行人咋一聽,有些粗鄙不夠文雅,細細一品又覺頗具味道,進店一探究竟自是不可少的。
於是如意樓整夜燈火通明,生意異常火爆。
第二日胡掌櫃笑著送著林近幾人出了如意樓,林近就此開啟了大宋酒肆嗨歌的先河。
林近回來的路上聽季秋荻說了這事,他只是呵呵一笑,後世這就是門單獨的生意,酒吧,KTV不正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