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章 說出意圖

張茂實問道:“呂夷簡去歲建議將各路安撫使都換成觀察使,范仲淹為此事吵翻了天,官家最終沒敢轉他的職,你知道為什麼嗎?”

林近確實不知道這其中的厲害,他也明白張茂實這是要教他為官之道。

“張副使還請賜教!”

“呂夷簡要將安撫使都轉成觀察使,就是想要斷了范仲淹等人的仕途,官家如果這樣做了,范仲淹等人就由文職變成了武職,朝中再也沒有能威脅他宰輔地位的人了。”

林近搖搖頭道:“我又沒可能當什麼宰輔。”他雖聽明白了,但是他真不在乎這些,因為他資歷太淺,這跟他扯不上關係。

“有沒有可能這誰又能說得準如果你轉成武職卻是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林近心中思忖著對方話裡的意思,張茂實難道覺得自己有做宰輔的可能即便有那也可能是十年以後的事情了。

“多謝張副使看中,其實我只想保大宋一方安寧,做不做官對我來說是無所謂的。”

張茂實對於林近這種心性也有了解,他哈哈笑道:“官家看中你,你也很有才能,老夫很期待你將來的表現。”

林近搖了搖頭,“我的想法與朝中諸位大臣的想法相左是很難成行的。”

張茂實聞言不由來了興致,他緩緩坐了下來。“此言何意?不如坐下來說一下讓老夫聽聽。”

林近隨即也坐了下來,“河北一地乃是沃土,為何不能如江南那般富裕呢?主因便是這契丹之患。”

他這兩句話說的嚴肅,擲地有聲,張茂實仔細回味了一下,“確實如你所言。”

林近又道:“澶淵之盟中約定不可增加兵力、廣開河道、新築城池等,朝廷要遵守盟約便不能大力發展河北路,致使如此肥沃的土地,不能養民還要消耗國庫大量的錢財。”

張茂實認同的點了點頭道:“此實乃逼不得已之法,遼國騎兵行動快速,如果沒有這澶淵之盟,河北路便會成為四戰之地。”

“張副使所言恕我不敢苟同,河北路禁軍加廂軍足足有三十萬,除了小部分在外守城,因何都窩在這小小的定州”

張茂實無奈的搖了搖頭,“致遠是想問禁軍為何不駐守益津關、瓦橋、淤口三關吧!”

林近聞言點了點頭,此時的河北北部與後世有很大不同,因為黃河向北流入渤海,朝廷又引水建設溏濼防線,導致水系極其發達,說是水鄉,其實更像一片澤國。

“不錯,此等邊防重鎮只放少許兵力,豈不是對遼國門戶大開如此守國幾十年,河北焉有不窮之理”

張茂實解釋道:“邊境諸鎮城池太小,幾十年未曾擴建,只是偶爾修繕,不足以安置幾十萬大軍。”

林近搖了搖頭,他前世就是河北人,此時的地勢地貌比後世無非是水更多而已,正是因為有這龐大的水系,他才覺得阻止契丹人揮軍南下並沒有多少難處。

“如今

兩國對峙,大戰一觸即發為何不修”

張茂實語結,修讓誰去修,朝中都想著與契丹人議和呢!

張茂實嘆氣道:“即便是范仲淹都上奏疏建議遷都洛陽了,如果不是呂夷簡攔著官家怕是真會遷都,朝中哪有心思修什麼關隘。”

林近無語的笑了笑,范仲淹建議遷都確實是個不錯的主意,但是這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范仲淹的想法很簡單朝廷遷都洛陽據險而守,那麼京城就不需要那麼多禁軍護衛了,到時可以將上四軍抽調出來抵禦外敵。

林近道:“遷都只是權宜之計,將河北路打造的固若金湯才是最好的辦法。”

“這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