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漢問道:“真的?”
商人點頭道:“真的。”
“明年多種點!”
商人眼珠子一轉問道“老人家你家留棉種了嗎?”
“留了,俺家每年都留一些,不種木棉冬天不得凍死。”
“多不多賣給我幾斤吧!”
“幾斤?”
“俺們留種都是按粒數的,哪裡來的幾斤棉籽給你!”
商人無奈的點頭離開了。
林近正在書房裡和幾個女人聊天。
有侍衛來報:“有個打扮富態的宋人求見,查過身份是兩哲路的商人。”
林近狐疑,這鳴沙城裡誰會求見自己?
左右無事見就見吧!很快林近便來了會客間,一個富態可掬的中年人正在房間裡來回踱步。
中年人一見到林近急忙要躬身下跪,“在下於得有見過林大人!”
林近不由莞爾,伸手將他阻止道:“你是宋人?”
“好叫大人知曉,在下是杭州的糧商,是給禁軍送糧食來的,見到大人在大量收購木棉,便想著求些棉籽帶回去。”
“哦!你想回去種木棉?”
於得有急忙道:“在下自己沒有多少地,糧食全是靠收購來的,無非賺點辛苦錢,只是想帶回去種下看看。”
林近笑道:“如此說來你倒是很有眼光!”
“大人過獎了,我看西北人都是用木棉取暖,比我們的絲綿好像更保暖一些,故此想帶回去試試。”
林近點頭道:“不錯,木棉更適合做棉被和棉襖。”
“大人可否賣給在下一些棉籽?”
林近搖了搖頭道:“棉籽不多,要優先給北方地區,兩浙路雨水太多不適合種植木棉。”
“這......木棉還怕雨水太多!”
林近點了點頭,“我可以給你出個主意,你可以往西北賣糧,回去的時候帶棉衣棉被,一來一往可以賺到不少錢。”
林近見到此人便想忽悠這些商人為鳴沙城的發展出一份力。
於得有小心的問道:“私自往西北賣糧!朝廷允許這樣做嗎?”
“為什麼不允許?如今鳴沙城是大宋的領土,明年便會有大量漢人搬過來。”林近拍了拍他的肩膀又道:“你可不要錯過這個機會,往往抓住先機的人都會暴富。”
“小人才來了幾日,看此地異常貧瘠,也就這木棉算是好東西。”
林近呵呵一笑,“有這一樣便足夠了。”
於得有小心翼翼的道:“大人收購木棉難道是想做這門生意?”
林近自然是看不上這小生意的,他只不過是想為開發西北做點事,讓鳴沙城以棉製品作為主要產業,也只是發揮此地的自身優勢而已。
“我準備在城裡建一處棉製品作坊,以此地的木棉做成產品,如棉衣、棉被、棉布等賣向全大宋。”
於得有被林近忽悠的一愣,棉織品作坊,棉衣、棉被、棉布!
“大人,可否讓我看看您的棉布?”
林近見魚上鉤了,“棉布還沒有產出來,不過可以讓你看看棉絮。”
“好!好!就聽大人的先看看棉絮。”
隨即林近吩咐人抱了一捆已經彈好的棉絮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