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的大軍正在與李元昊的大軍戰的旗鼓相當。
西夏人的騎兵在對付大宋步軍的時候通常會選擇外圍騎射的方式打消耗戰,步兵疲於奔命自然不是敵手。
此時狄青的軍隊中大多數都騎兵,李元昊絲毫佔不到便宜。
由於李元昊的軍隊中有近一半是新兵,大宋禁軍隱隱有佔據上風的態勢。
“報!陛下!拖把將軍進攻大羅山失敗靖塞軍已經被擊潰。”
李元昊聞言心裡一驚,他隨即下了撤兵的決定,“傳令我軍令撤退!”
狄青一看對方脫離了戰局,隨即下令全軍追擊。
剛好此時林近也帶兵趕到了此地,他急忙攔下了狄青。
“狄都總不用追,萌井此時應該就要攻下來了,你我兵進溥樂城,將此城拿下才是最主要的。”
林近不是不想追擊,而是他深知歷史上的李元昊最會跑路了,耶律宗真率領幾十萬大軍追擊李元昊被他耍的團團轉,最終損失慘重大敗而歸。
狄青無奈的點了點頭。
林近解釋道:“李元昊比我們更懂西北的地形,不可被他牽著鼻子走,我們穩紮穩打逐步拿下西北大片土地,他自己會送上門來的。”
狄青點頭道:“經略使很瞭解李元昊啊!”
“他慣於打游擊,我們就步步緊逼的攻城掠地讓他沒心思搞什麼偷襲。”
狄青此時算徹底同意了林近的想法,遂下令向溥樂城進軍。
林近猜測的沒錯,劉元在特戰營的幫助下很快拿下了萌井城,而李元昊見萌井已失城門都沒進便帶上溥樂城的兩萬守軍直奔鹽州而去。
李元昊深知溥樂城再也不可能守住了,至此大宋徹底將這條防線拿了下來。
大宋的軍隊又拿下了傅樂城和萌井,此時林近和狄青都知道要向朝廷要兵了,否則手裡的兵都要用來守城了。
林近和狄青進入溥樂城沒多久范仲淹便帶著一隊人趕來了。
他劈頭蓋臉的對著林近一通指責後道:“如今拿下了這麼多城池拿什麼來守?”
林近道:“自然是跟朝廷要兵來守。”
范仲淹道:“朝廷也是沒多少兵了。”
“汴梁城外的四萬守軍可以抽調三萬來,官家再許可我們新招募一些也就夠了。”
范仲淹又道:“只能試試了。”
“朝廷必須增兵!總不能打下來不守吧?”
范仲淹點頭,“你們接下來準備打哪?”
林近無奈的道:“李元昊跑去鹽州了,我們準備打西平府,既然沒那麼多兵守城我們就直搞黃龍,讓龐籍在鄜延路慢慢跟他們耗著吧!”
“你就不怕你們前腳去打西平府,後路被李元昊抄了?”
林近不以為意的道:“不等他李元昊打到渭州,我就能把他的興慶府給端了。”
范仲淹只隔了一夜便帶著兩萬五千禁軍回了渭州,後勤補給還得要他主持大局才行。
林近思來想去還是跟狄青談了談心。
這次出來他與狄青的功勞都太大了,狄青再升只能是樞密使了。
林近更不必說了,十九歲的從二品也是升無可升了。
狄青可以四十歲出任樞密使,林近是不可能二十多歲任宰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