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八章 葫蘆河川

狄青表情尷尬的下令道:“派出斥候,向賞移口方向探查。”

七萬騎兵再行百里,直奔賞移口而去,賞移口和割蹋寨相距不過二十里,駐紮著兩萬西夏兵,是建在葫蘆河川沿岸的兩處重寨,是被保泰軍司和白馬強鎮軍司共同協防的區域。

林近帶領隊伍回到通會堡,派了一隊人去保泰軍司收拾殘局,主要是找回啞火的地雷,這種東西不能讓西夏人得去了,其實即便啞火也會被

大火引燃,林近為了保守起見還是派人去了。

到了晚上派出去的人才回來,他們搜遍了廢墟只找到三個啞火的帶了回來。

林近命令隊伍修整一夜,第二日直奔蕭關而去,蕭關是大宋建在葫蘆河川沿岸的關隘,距離西夏的賞移口只有五十里不到的距離,距離通會堡一百餘里地,林近趕過去最多半日時間。

熱氣球他們雖馱在馬背上但是此時地雷已沒有多事了,顯然不能故技重施了。

西夏都城興慶府裡的李元昊當天中午便知道了保泰軍司被宋國偷襲,宋國七萬騎兵到了賞移口。

他急忙召來西夏軍師張元商議對策。

張元乃是宋人只因屢試不第憤而投敵,做了西夏的走狗。

好水川之戰,宋軍陣亡就高達一萬多人,望著好水川內遍佈的宋軍屍體,張元趾高氣昂地在界上寺牆壁上題詩一首:“夏竦何曾聳,韓琦未足奇。滿川龍虎輦,猶自說兵機。”委實將宋朝計程車大夫臉都抽腫了。

定川寨之戰,李元昊那句,“朕當親臨渭水,直據長安。”的豪言也是出自張元的手筆。

此人已經將漢奸當到了極致。

而歷史上的張元在慶曆四年,宋、遼、夏議和後感覺失去了追求便鬱鬱而終了,如今因為林近破壞議和的原因他卻活的好好的。

林近自然是知道這個人的,但是他從來沒將此人當回事。

李元昊暴跳如雷,“宋人到底用了何種手段!”

張元也驚疑,“陛下,此時應儘快派兵馳援賞移口才是。”

李元昊道:“朕已下令讓劉沓率領兵五萬前去支援了。”

“陛下不如再從興慶府出兵五萬前去支援吧!宋國此次有備而來,白馬強軍司只有五萬怕是不夠。”

李元昊道:“朕再領兵五萬前去一舉滅了蕭關,兵臨渭水如何?”

張元道:“陛下先將狄青的七萬騎兵擊退再從長計議不遲。”

“好,朕就領兵五萬與劉沓的五萬白馬軍合兵一處去會一會狄青狄漢臣!”

賞移口左翼的靖塞軍司被環慶路的劉元牽制著,李元昊沒敢調動。

張元道:“臣請隨軍出征。”

“準!”

狄青雖帶著七萬騎兵卻沒帶攻城器械,全騎兵想要攻破賞移口和割蹋寨顯然是不可能的,而林近的信裡又沒有說讓他做什麼。

這七萬騎兵能做什麼?搶馬唄!還能幹啥!一個個馬場被狄青派出去的隊伍掠奪一空,而賞移口和割蹋寨的西夏守軍只有兩萬,兵力懸差巨大不敢出城迎敵。

林近帶著兩千黑雲鐵騎奔襲百里到了蕭關時,狄青也收到了斥候的回報西夏自興慶府方向出兵十萬一日後到達。

七萬打十二萬狄青才沒有那麼傻,他隨即集合隊伍往蕭關撤退,並給范仲淹去信告知情況,半路上便遇到了林近派來的斥候。

狄青得知林近在蕭關,便加速行軍一個時辰不到兵至蕭關。

兩人略一合計便又寫信給范仲淹,讓楊文廣帶領四萬步軍向蕭關方向進發,並讓他通知環慶路的劉元警惕韋州的西夏靖塞軍司。

各方兵力一調動,只是一日的時間,局勢又亂了

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