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零八章 河套地區都是大宋的

此番戰鬥徹底將李元昊的黃河北岸的軍隊消滅了,唯有一座西涼府準備留給熙河路收拾。

林近一面派出軍隊將興慶府周圍的州城全部接收,一面向朝廷索要治理新佔領城池的官員。

而這期間李元昊帶領的軍隊已經和狄青大打了幾場,每次都以李元昊失敗退回鹽州城而告終,李元昊兵力損失過半退出鹽州已成定局。

大宋軍隊勢如破竹般的佔領了西夏八成土地,這讓周邊的國家都側目不已,遼皇甚至派出使節到洛陽提議和談。

林近也知道現在必須速戰速決了,拖久了難免會有變故,他給各路都總髮出了最後通牒,讓他們一個月內解決李元昊。

他又傳令鳴沙城的工匠在西平府附近架起一座船橋,以備聯通黃河兩岸。

直到興慶府的戰鬥過去十天後林近才收到火藥作坊發生火災無一倖免的訊息,是留在渭州城的段小妹寫信告訴他的。

這一日狄青再一次拉著巨大的投石機來到了鹽州城下,李元昊自知不敵已經打算棄城而逃了。

然而林近給的最後期限也要到了,狄青這一次誓要消滅李元昊,他在得知李元昊向北逃走的訊息後,便丟下輜重率軍輕裝追擊。

雙方軍隊在河套地區硬生生轉了五天時間,李元昊率軍來到了夏州與最後的幾萬祥佑軍會合,而他此時的兵力已不足十萬,早已沒了與大宋禁軍對抗的實力。

狄青和劉元、龐籍會師夏州總兵力達到了二十萬,此時府州的折繼閔也率五萬折家軍對夏州發起了進攻。

李元昊不得不再次棄夏州而逃,其實他來夏州是想合攏剩餘的兵力投靠遼國去。

但是林近和狄青不可能想不到李元昊想帶著十萬軍隊渡過黃河逃往遼國,即便攔不住李元昊,也要將他的軍隊留下大半才行

大家都知道在沒有橋的情況下十萬兵力想渡過黃河簡直是不可能的,所以狄青一直率兵死咬著不放,根本不給李元昊渡河的機會。

一天、三天、五天,李元昊的兵力不斷的被殲滅,糧草也終於耗盡了,他在搶了西夏平民一波糧食後,徹底帶兵進入了遼國的東勝州。

遼國的東勝州位於黃河幾字的左上角,佔被黃河一分為二,與大宋的豐州交界。

林近與狄青的信中早有此猜測,大宋與遼國本就是在開戰的狀態,狄青根本不需要有什麼忌諱,他直接帶兵追進了遼國的東勝州。

但這也給范仲淹的後勤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壓力,距離將近一千五百里地,這波跑的太遠了。

范仲淹不得不與河東路轉運使聯絡,讓狄青在河東路進行補給,而壓縮餅乾則繼續由渭州提供。

這樣暫時解決了補給問題,范仲淹又上書朝廷要求將陝西四路的補給運到河東路。

李元昊進入遼國東勝州,毫不遲疑的奔向榆林城,他要在狄青到來前渡過黃河。

此時李元昊的兵力已經不足五萬,對於遼國造不成威脅,遼皇也允許了李元昊的軍隊進入東勝州避難。

林近和狄青顯然是準備吃掉整個河套地區,不管是西夏的佔領的還是遼國佔領的都要奪過來。

李元昊的軍隊和遼國的軍隊在榆林城船橋同渡,狄青的軍隊趕到時,對方早已將黃河橋

燒燬。

狄青無奈只得在東勝州跑馬圈地,用了五天時間將河清、金肅、寧邊、河濱、榆林全部佔領。

至此將河套地區全部收歸大宋所有。

然而事情並沒有完,李元昊未死,大宋與遼國的戰事也遠遠沒有結束。

林近和狄青信中商議後,決定將軍隊派出駐守各個軍事重鎮,以等待接下來的動作。

到底是打到遼國去拿下大同府收回燕雲十六州,還是就此停戰休養生息,要看朝廷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