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公綽問道:“父親,這件事您怎麼看?”
呂夷簡捋了捋鬍鬚道:“靜觀其變吧!”
“父親~,咱呂家的子嗣將來也是要補官的,您不擔心”
“難道我呂家還教不出幾個進士嗎何況官家沒說不給補官,而是先進學再補官,論讀書誰家比的過咱家?”
呂夷簡說的沒錯,林近就是怕直接取消恩蔭補官會被群起而攻之,所以才選了這個中庸的方法。
只要呂夷簡這種級別的人不直接反對,其他人有趙禎一個人就壓得住。
呂公綽略一思忖道:“父親說的是,想來官家也明白了這恩補不能再放任下去了。”
“這樣也好,官家給仕族留了些情面。”
呂公綽道:“官家怎麼會想出這種折中之法的”
“哼!還不是林致遠那小子出的主意,不過此子做事還是有些分寸的,朝中哪個不知這恩蔭補官的弊端,只是都在裝傻而已。”
“父親覺得沒人會鬧事”
呂夷簡道:“我們本就是讀書人,要鬧事也是那些武將鬧事才對。”
呂公綽點了點頭,“那就先看看再說。”
其實此時呂夷簡的意見便代表了多數士大夫的想法。
趙禎既然冒著得罪滿朝文武的風險,賜下了這種賞賜,那就說明他真的下定決心了。
仕族不怕讀書,都在等著看武將們鬧事呢!因為武將世家即便讀書,也最多隻是識字而已。
果不其然,文臣都是沉默了,武將們卻是找了曹傅進宮與趙禎分說。
趙禎只是輕描淡寫的將事情推給林近,便打發他出宮了。
曹傅灰溜溜的出了宮,回到家中。
“怎麼回事?”
曹傅回道:“官家說武將子嗣恩蔭補官也必須去書院讀書才行。”
慕容旌德嘆氣道:“家裡那些小子如何是讀書的料,這事必須阻止,這是要斷我武將的根啊!”
一個身穿六品武官官服的人說道:“慕容旌德還不是你家女婿做出來的事,他簡直不當人子。”
“石孝孫你不要血口噴人,什麼我家女婿那是沒影的事!”
石孝孫是北宋開國名將石守信的孫子,他們這些將門之後雖大多官職不高,但是出身天然就高別人一等,只要遇到戰事立幾場軍功便可以青雲直上,平時只是混混日子而已。
不過他兄長石元孫去年好水川之戰被俘虜,至今還被西夏人關押著,這些將門的水平也是一代不如一代。
這房間裡幾十個人都是開國名將之後,其實到了他們這一代,即便再奏請恩蔭補官,趙家天子也很少真的會賜給他們了,當然曹家、楊家、折家這樣的家族另算。
這只是汴京城裡很小的一部分武官,其他沒來的或者在邊疆任職的更是多不勝數。
趙禎的這個改變對武將的打擊不可謂不大,林近如何應對就顯得尤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