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姝一直住在吳依家,在與呂思喬離婚後,有整整一禮拜都沒有出門,雖然離婚的決定是自己提出,態度最堅決的也是她,可真的到了那一步,她內心也無比難過。雖然兩個人的婚姻已經形同陌路,但只要殼還在,似乎就還沒有完全割捨,可當殼也碎了時候,人才會醒悟真的失去了,此時才會感受到揪心之痛,但其實平日裡慢性的痛才更傷人不是嗎?呂思喬也是如此,他內心何嘗不痛苦,雖然他還有思晴和孩子,可背叛的代價和道德的譴責何嘗不也是錐心之痛。這是一場兩敗俱傷的鬥爭,而且還波及到身邊的親人。童童作為最無辜的被動受害者,才是最值得同情的人,以前有個完整的家,從今往後爸爸不再是他一個人的,幼小的年紀就要明白成人世界的殘酷,而這或許才是影響的開始。
呂思喬把他們投資的一套兩居室的二手房給了靜姝,靜姝本來的訴求是除了孩子她願意淨身出戶,在呂思喬提議把房子給她時她原本想拒絕,但呂思喬說童童好歹要有個住處,靜姝就接受了他的安排。這套房子每個月的貸款就要靜姝自己負擔,此時還有租客,靜姝想著也要很快搬進去,於是跟租客商量賠了一個月租金讓租戶在年前搬出去。
在童童放假後靜姝收完房子就帶他回了老家,靜姝的父母一直在縣城租房打工,靜姝直接去縣城找父母,她並沒有告訴父母自己離婚的事,因為她怕父母傷心,到了父母的住處剛好到了飯點,發現父母都在家而且已經做好了飯在等他們。靜姝看著二老不由得紅了眼眶,此時多想把內心的委屈和傷痛跟父母傾訴,但理智告訴她,她已經長大成人,不應該再讓年邁的父母還替自己操心,所以靜姝調整心情,開心的陪著父母吃完飯。
其實吳依已經悄悄的將靜姝的事跟她父母說了,因為怕父母追問呂思喬而引得靜姝傷心,得知女兒想回老家住一段時間,他們都辭掉了工作,想陪著女兒療傷,但這一切也都沒有告訴女兒,只告訴靜姝他們工作挺辛苦,剛好外孫回來,想一起回老家休息休息。夫妻二人也從不提呂思喬,小心翼翼的陪著女兒。
回到老家,靜姝感覺到內心從未有過的平靜,這些日子來的所有委屈和傷心似乎也在開始慢慢的化解,父母在身邊,她回想起小時候承歡父母膝下的快樂,內心也多了許多溫暖,想著這些年自己很少陪父母,內心又感覺虧欠了父母太多。她決定年後把父母一起帶著返程,以後一家人在一起,自己也要多儘儘孝。
靜姝閒來無事就帶著兒子到處走走,跟兒子講自己小時候的事,陪著兒子玩小時候的遊戲,對於城裡長大的孩子來說有無數的新鮮感。靜姝也陪著父母和孩子去其他縣城新開發的景點旅遊。幫著家裡做些家務。每天都會和吳依通兩次電話,婆婆也會經常打電話來問候孫子,靜姝也從來沒有拒絕。
老家現在也十分荒涼,能找到工作的人基本上都在城裡打工,很多小孩子也被接到了城裡,村子裡老房子都在,只不過個個都大門緊鎖,門前的場院和石基上佈滿了厚厚的青苔和雜草,村口的大核桃樹下只有老人們偶爾閒聊,雖然沒有同齡人略顯寂寞,但也避開了鄰居們的追問和噓寒問暖。
在家的這段日子,他也得知了許多親戚的事,嬸嬸白鳳今年查出了乳腺癌早期,癌症對於農村人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光醫藥費就能拖垮一個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白鳳哭著讓陳實一定要救她,陳實拿出了家裡的全部積蓄,向白鳳保證不管是借錢還是貸款都要把白鳳治好。靜雲也拿出了自己的積蓄,而且跟著父親在醫院忙前忙後,靜雨象徵性的給了一些錢外,也沒看過白鳳幾次。
白鳳躺在病床上,看著每天忙前忙後的老公和靜雲,這兩個她一直不待見的人,在自己危難時,是他們守在身邊,而自己一直寵愛條件最好的小女兒卻對自己最為冷淡,也是此時她才真正用心去看著陪自己半生,已經頭髮花白滿臉滄桑的老公,這個對他百依百順,被她使喚罵了半生的人,對自己一直不離不棄,她想起了自己年輕時的過往,想起了他做接盤俠的事,此時內心是一份羞愧。看著自己的大女兒,這個從小就不被自己待見,被自己冷漠對待的孩子,現在已經為人母,這些年對她也是不聞不問,沒有關心過她的生活和種種不易,此時在床前盡孝的卻是她,她內心充滿了愧疚。
好在是癌症早期,經過治療,白鳳慢慢的康復了,自從生了這次大病後,白鳳整個人都變了,或許經歷過生死的人才會頓悟,此時的白鳳不再像以前一樣刻薄,對老公和大女兒也好了許多。這次靜姝回來,她對靜姝也十分熱情,私下裡跟靜姝的媽媽說要多心疼靜姝,並許諾後期託關係幫靜姝找物件。
靜姝在回老家後十多天,找了一個時間把自己得抑鬱症和離婚的事都告訴了父母。媽媽聽著哭成了淚人,爸爸也紅了眼眶,他們心疼靜姝吃了這麼多苦,父母卻沒能幫她,也告訴靜姝她們早已知道她離婚的事,怕她傷心所以一直沒有說出來,並安慰靜姝不要灰心,以後一定會遇到珍惜她愛她的人。年後他們去給靜姝帶孩子,靜姝找份工作,一家人在一起,以後再也不讓靜姝吃苦。
靜姝感動於父母無私的愛,緊緊的擁抱著父母。
年後靜姝帶著父母一起返程,房子年前給租客賠了一筆錢提前解除了協議,搬家也搬好了。現在靜姝媽媽負責照顧家裡和接送孩子,爸爸繼續打零工,靜姝則打算重返職場,現在要還房貸還要養孩子,現實的情況也讓她不得不改變,可重新開始又何嘗容易。
剛離婚那幾天,她的內心被絕望佔據,內心反而沒有感覺到痛苦,回到老家後,被新鮮的環境和父母的關懷所轉移,雖然每次兒子提起爸爸,靜姝也會難過,但很快就會轉移注意力。可等她回到這個熟悉的城市,這個城市熟悉的人、熟悉的地方都會觸動過去的記憶,都會提醒著她離婚這件事,也就是此時,她才感受到婚姻的傷痛的折磨。
最不適應的是童童,他雖然已經猜到爸媽離婚了,可他還是不習慣新的環境,他經常會問奶奶為何不跟他們一起住,還吵著要回以前的房子,要去找以前小區裡的小夥伴玩。因為靜姝學習心理學,她懂得兒子的心理需求,她耐心的跟兒子解釋,然後也會送兒子去奶奶家,可每次回到原來的家,童童雖然開心,但自己都會難過,但為了兒子她只能默默的在心裡忍受著。
靜姝也開始積極的準備找工作,做好簡歷,她不由得皺起了眉頭,自己這些年就只在一家單位同一個崗位幹過,還做了幾年家庭主婦,在職場上沒有一點競爭優勢,她擔心自是否能夠找到如意的工作,但最後還是隻能硬著頭皮在招聘網站投遞簡歷。這次她鐵定心不想再幹行政工作,她現在需要一份收入較高的工作,但作為社會招聘她沒有一點工作經驗,猶豫再三靜姝就嘗試著投了幾個銷售崗位。兩天後好不容易接到一家的面試電話,當面試官問起她的家庭情況時她猶豫之下說出了自己離異帶孩子,面試官立馬猶豫擔心她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靜姝備受打擊,懷疑自己是不是根本幹不了銷售工作。
吳依自靜姝回來就一直關心她工作的事,得知靜姝進展不順利的情況下建議她跟著自己一切幹餐飲,後期有機會可以一起投資一家店,但靜姝不喜歡做餐飲,她想去大公司上班做銷售。
吳依看著靜姝鐵了心想幹一份挑戰性的工作,想著她沒有銷售型別的工作經驗,加上這兩年又沒上班,就算面試上新工作,一開始也要吃不少苦頭。她突然想起來他們的火鍋食材供應商拿到了新投資,準備投資火鍋食材業務,開連鎖火鍋食材店,剛好在招店鋪拓展人員。
吳依目前比較看好這個行業,火鍋現在已經走進了老闆姓的家裡,很多人喜歡在家裡涮火鍋,火鍋食材店會有很大的市場空間。自己這些年開店對城市商圈也比較熟悉,也能幫上靜姝對的忙,同時拓展工作時間也比較有彈性,靜姝一直想去考心理諮詢師,這樣可以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同時拓展工作也是按業績說話,多勞多得。於是給靜姝建議了這份工作。
靜姝瞭解情況後,心裡第一反應就是這個陌生的行業,自己能否勝任,吳依為了鼓勵她便將工作內容描述的簡單些,同時也保證自己會在工作上幫襯靜姝,靜姝思索後感覺自己也沒有其他好的選擇,所以就試試看。
吳依透過自己的關係讓靜姝順利得到了這份工作,靜姝入職後經過一段時間培訓後,正式投入工作,兩年家的庭主婦工作,讓她對辦公軟體都陌生了不少,於是自己又重拾這些技能,找店鋪她原本想的比較簡單,就是看看有沒有空的鋪子然後去找房東租賃,可事實難度大了許多,吳依在靜姝上班的前兩天特地陪著她一起工作,順便教她一些技能。
靜姝跑了幾天下來很是失望,公司選址計劃在大型住宅區繁華地段,可這些地段的那會有空鋪,靜姝一開始的信心被打擊的一點都沒有了,她懷疑自己的能力是不是適合幹這個。吳依後面雖然沒有陪她工作,但也一直也在關心她工作進展,不斷的鼓勵她。
吳依推薦靜姝加了幾個招商拓展群,也鼓勵她多去釋出選址資訊,也經常帶靜姝參加商業地產活動和飯局,讓她儘快融入到商業圈子,認識更多的人脈資,並懇請自己熟識的人多給靜姝傳授經驗並多多幫忙。
透過各種渠道瞭解學習,靜姝才明白,好地段的商鋪只能透過一些特殊方法才能租到,比如轉租、分租、異業合作等等方式。雖然理論功夫很簡單,但做起來十分的難,靜姝吃了不少閉門羹,一個月下來,靜姝溝通的鋪子沒有一個透過公司要求的,靜姝又打起了退堂鼓,吳依勸她繼續堅持下去,好在礙於吳依的關係,公司也不會開除她。
為了鼓勵靜姝,吳依透過自己的人脈關係幫她租到了一間鋪子,讓靜姝完成了第一家門店的選址工作。有了第一步成功,靜姝的心才稍微安定下來。
看著每天忙碌的靜姝,兒子童童告訴靜姝,現在的媽媽狀態非常好,比起以前的媽媽變得更漂亮了。父母看見女兒重拾了信心,每天忙忙碌碌也踏實了許多,一家人在一起日子雖然不算富裕,但每天一家人都過的非常開心。
靜姝也感覺到現在的日子過得前所未有的踏實。每天下班,總有兒子熱情的歡迎,媽媽早已把飯菜燒好了,家裡哪裡壞了爸爸都會及時維修,而現在靜姝除了工作和輔導孩子學習,其他事情都不用操心。回首以前的日子,自己每天下班都要洗衣做飯,家裡大小事情都是自己處理,自己的付出還得不到認可和肯定。靜姝感覺到現在的生活才是她想要的,難得的幸福和踏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