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拱殿內,趙禎面帶笑容。
“蘇良,你剛才所講,朕甚是認可。朕準備讓你將剛才所言,編撰成文,傳於百官閱覽,至於名字,便叫做《駁條陳十事書》吧,朕許你三日時間撰寫,如何?”
駁條陳十事書?
聽到此名,蘇良明顯一愣,然後興奮道:“官家,還是您……您老謀……你睿智啊,這真是一道良策!”
蘇良心情激動。
差點兒沒有吐出“老謀深算”四個字。
《駁條陳十事書》一出,意味著官宣了新政失敗。
避免了趙禎親自宣佈新政失敗的尷尬,也讓半死不活的新政有了一個還算體面的結局。
新政之敗,不在策,而在執行不利。
范仲淹、富弼等改革派讀懂聖意後,必然會主動辭去宰執之職,接著請求外放。
此文,給了官家臺階,給了范仲淹、富弼等改革派臺階,可謂是解決了朝堂的大麻煩。
另外,對蘇良也有莫大的好處。
自此以後,無人再會傳言蘇良與改革派結黨,因為蘇良一文亡新政,可稱之為新政的覆滅者。
唯一的負面影響,可能就是蘇良會遭到一些對新政無腦支援之人的辱罵。
但這些,蘇良根本不在乎。
他有官家當靠山呢!
他相信。
待范仲淹、富弼等人看過此文章後,不會認為蘇良在打壓新政,而是會反思新政的問題所在。
這對當下的大宋,有巨大裨益。
這一刻,蘇良對這位向來以仁善著稱的帝王,又有了新的看法。
這位官家,謀略深遠著呢!
蘇良只是為了自救,哪曾想竟將大宋搖擺不定的新政問題解決了。
“臣一定好好寫!”蘇良再次拱手。
趙禎滿意地點了點頭。
就在這時,一小黃門來報。
御史中丞王拱辰與諫院右正言錢明逸請求覲見。
趙禎笑著看向蘇良。
“此二人定然是來彈劾你的,你聽一聽再走,朕給伱出口氣!”
蘇良頓時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