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內降詔書。
即皇帝趙禎繞開中書直接批示的詔書。
這種做法其實是有違大宋祖制的。
但自真宗起,這種內降詔書卻逐漸增多。
因為這是皇帝權力的體現。
皇帝私下對一些臣子外戚進行褒獎、體桖、甚至降低懲罰,以顯聖恩。
趙禎十三歲稱帝,但二十三歲才親政。
期間章獻太后(劉娥)垂簾親政,甚是強勢。
這種原生家庭的壓迫感,導致趙禎親政後,多次內降詔書,彰顯皇恩浩蕩。
尤其是對宗室貴戚,尤為恩寵。
這種型別的詔書,其實對朝政影響不大。
趙禎做的也很有分寸感。
前丞相呂夷簡、章得象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過去了。
但是首相杜衍卻認真了!
他從銀臺司攔截這些詔書,還給了趙禎,讓其走正規程式。
這種做法,表面上彰顯了杜衍的賢相之風,但其實打了皇帝趙禎的臉。
相權過重,且有專政之嫌。
蘇良不由得一臉無奈。
這算是什麼事兒啊!
知諫院孫甫揍了翰林學士承旨丁度,又逾矩舉薦宰執,定然是要被外放了。
而今,杜衍扣押丁度的奏疏,自身又有專政之嫌。
官家本就對他不滿,在王拱辰那些人的彈劾下,杜衍極有可能丟了相位。
杜衍一旦失勢。
像韓琦、包拯、蘇良等與賈昌朝、陳執中等人不和的官員,日子定然就不好過了。
蘇良本欲寫奏疏替杜衍、孫甫求情,突然不知該如何寫了。
……
翌日。
孫甫因打人和逾矩舉薦宰執直接被勒令停職。
垂拱殿變成了一個辯論場。
杜衍稱自己乃是行相公職權,無任何逾越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