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拱殿內。
趙禎看著御寶印紙上的彈劾章疏以及臺諫官們的聯合署名,氣得直想掀桌。
“朕這個皇帝,真是萬事不自由!”
合班論諫,乃是臺諫官對皇帝處事不滿表現出的一種強烈抗議。
這種較為極端的方式,一年都不一定出現一次。
可一旦出現,趙禎就必須重視,必須要進行廷議。
自真宗起,臺諫的地位逐步提升。
起初是為了制衡相權。
但在祖宗之法的加持下,臺諫對皇權也有一定的約束作用。
趙禎很清楚。
唯有皇權、相權、臺諫三方相互制約,才能打造一個清流的朝堂。
故而,臺諫此舉,他無理由苛責。
張茂則見趙禎的臉色緩和了一些,輕聲道:“官家,臺諫官們已在外面等候了!”
“宣!”趙禎說道。
稍傾。
包拯、李定、錢明逸、蘇良、周元等十餘名臺諫官,身穿朝服,昂首挺胸地走進大殿中。
知諫院包拯率先出列。
他高聲道:“官家,吾等聯名彈劾三司戶部判官兼副使張堯佐。”
“其無特功,考績中等偏下,但卻一年數遷,有悖朝廷法令。此外,自古以來,外戚專權,皆會損害國體,請官家收回升遷詔令,交由中書重新處置!”
“請官家交由中書重新處置!”後面的臺諫官們異口同聲地說道。
聲音洪亮,餘音繞樑。
趙禎皺著眉頭,再次看向御案上的彈劾奏疏。
眾人彈劾張堯佐的理由有兩點。
其一,升遷過快,不合大宋法令;其二,外戚專權,有損國體之危。
趙禎很為難。
他在龍床上已答應張美人要為張堯佐升官。
詔書都下達了。
若就這樣撤去,不僅讓他很沒面子,張美人在後宮恐怕也會再生事端。
但若不撤,這群臺諫官的口水能淹了垂拱殿。
趙禎思索片刻,看向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