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若行掘墳開棺之事,是為官家不仁!”
此話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蘇良身上。
“不仁”二字。
一下子戳中了趙禎的軟肋。
蘇良不緊不慢地說道:“敢問諸位同僚,若棺中無人,石守道(石介)與富彥國(富弼)真欲同遼人圖謀攻宋,此時開棺有何用?”
“能阻遼人來攻嗎?能避免戰事發生嗎?能從遼國將石介抓回來嗎?”
“恐怕都不能!”蘇良自問自答道。
“石介之墳,掘與不掘,什麼都改變不了,諸位主張掘墳,無非就是想圖個心安罷了!”
蘇良一語道破了所有支援掘墳者的心思,包括趙禎。
沒錯。
就是圖個心安。
當下,朝堂百官、河北路、京東路的守將皆知此事。
邊境已做好了防禦準備。
范仲淹、富弼更是呈上了解釋的奏疏,且自禁家中。
“掘開石介墳墓,若發現屍體尚在,諸位心安的是遼人並未掀起戰事;若發現無人,諸位心安的是戰事發生且敗於遼,一切罪過都可算在石介身上!”
“但是,若石介無罪,掘當世大儒之墳的惡名,由誰來背呢?賈樞相,王中丞,你們背的起嗎?”
“恐怕此惡名只有官家來背。多年以後,筆吏史官,罵得是:官家不仁,掘大儒墓!”
“你們是要將官家陷於不仁不義之地!”
蘇良驟然放大了聲音。
這時。
錢明逸忍不住站了出來。
“蘇良,你完全是在胡說八道!”
“我們若知曉棺中無人,可立即遣使與遼和談,完全有可能避免戰事,只要給遼人的好處夠多,亦可將石介抓回來!”
錢明逸說完後,一旁的李定和劉湜都不由得挺起了胸膛。
他們覺得抓到了蘇良的疏漏之處。
而賈昌朝與王拱辰則是微微皺起眉頭。
蘇良等的就是錢明逸這句話。
所有主張掘墳的官員以及坐在上面的官家,其實還有一個不可明說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