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的事,沒有小事。
儘管趙禎一再囑咐樞密院,校獵不可鋪張浪費,大擺儀仗。
但樞密院為了趙禎的安全,為了此事可昭孝德、顯天威,陣仗聲勢還是鋪排的很大。
九月十九日。
距南郊校獵還有八日。
樞密使賈昌朝、樞密副使龐籍、突然和新任的樞密副使文彥博,互相彈劾上了。
賈昌朝、龐籍聯合彈劾文彥博目無上官,拒不聽令。
文彥博則彈劾賈昌朝和龐籍破壞農耕,弄虛作假,有欺君之罪。
三人在樞密院吵得不可開交,最後還鬧到了垂拱殿。
爭吵本因,正是校獵之事。
賈昌朝和龐籍為了趙禎的安全著想,欲調派殿前司、步兵軍司等數千名士兵護衛。
且在汴京南郊圍了獵場後,將一些田地小徑擴大,不可避免地就毀壞了一些民田。
此外,賈昌朝還驅趕了一些百姓。
只允許他挑選過的富戶才有資格留在獵場周圍,並教給了他們一些說辭,以備趙禎突然問詢百姓生活。
文彥博覺得此舉乃是欺君媚上,不願配合。
但賈昌朝和龐籍卻稱當年太祖、太宗校獵之時,也是此等禮儀。
天子之禮不可失。
至於毀壞的田地,樞密院會進行賠償,而挑選百姓更是為了官家的安危著想。
三人在垂拱殿吵了大半天,氣得趙禎都有些不願去圍獵了。
緊接著。
御史中丞王拱辰不嫌事大,上奏將樞密院這三位主官全彈劾了。
稱三人不睦,不適宜擔任樞密院主官,應予以調離。
蘇良聽到此事後,不由得感嘆道:“這些朝臣,雞毛蒜皮之事都能鬧得驚天動地,這些人確實不會結黨,但有他們在,朝廷若想變革,定然是一事難成!”
此事鬧了兩日後,殿中待御史唐介上奏。
他認為,不如將校獵之事完全交由三衙與皇城司,讓他們按照官家的本意佈置即可。
趙禎聽從了這個建議。
減少了護衛計程車兵,也停止了毀田擴路,不過獵場周圍的百姓人選,他還是聽從了賈昌朝的建議。
畢竟,近年來,百姓造反太多,很容易出現意外。
至此,此事才算平息。
九月二十七日,天矇矇亮。
南薰門外的儀仗隊足足有二里長。
數百名京朝官齊聚。
除了趙禎的車駕居於其中外,其他官員皆身穿戎服、披甲冑、攜弓箭。
杜衍、丁度二人年事已高,雖然也是強撐著騎馬,但需要有人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