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
汴京城的條條街道都被擠得水洩不通。
各種勾欄瓦舍、酒樓茶肆皆是人頭攢動,熙熙攘攘。
街道上燈火明亮,如同白晝。
隨處可見各種雜耍、滑稽戲、猜謎語、賣小吃的小攤販。
大街小巷,人人皆穿新衣。
各種吆喝聲、車馬聲、歡笑聲交織在一起,喧天動地。
若大宋朝每個州城都如這般,那絕對可超漢唐盛世。
蘇良、唐夫子、唐宛眉、桃兒四人吃過晚飯後,也來到大街上游玩,感受年味。
直到深夜方歸。
這晚,蘇良並未守夜,他陪著唐夫子淺飲數杯後,便躺下睡了。
因為他需參加明日的大朝會,三更天便要起床漱洗。
……
慶曆六年,元月一日。
蘇良不到三更天便起了床,然後穿官服,直奔皇宮。
大宋的禮制頗為繁瑣。
官員們在宮禁外排隊都排了大半個時辰。
隨後,隨著天色漸亮,文武百官皆來到大慶殿。
趙禎身穿裘冕(皇帝專用大禮服),手執天子之笏,說了一段祈禱天下安寧、國泰民安的話語。
緊接著,開啟了第二個環節,各國使臣進殿朝賀。
有遼、西夏、三佛齊、大理、大食等多國使臣。
蘇良望著遼國使臣那副高冷的模樣,突然想起了包拯。
他預估,包拯一定會比這位遼國使臣更加高冷。
這場大朝會足足持續到近午時才算結束。
隨後便是午宴。
蘇良吃過午飯,便開溜回家了。
一方面是官服穿的實在難受,另一方面也不需要他作陪。
陪同各國使臣的官員皆來自太常禮院和禮儀院。
這些官員賊能喝,乃是精挑細選出來的。
在保證自己不丟人的情況下,還能讓別國使臣丟人。
各國之間,看似一團和氣,其實還是在暗暗較勁。
特別是宋、遼、西夏三國,使臣們的心眼堪比蜂窩的孔洞。
正月初六。
王安石和司馬光赴任心切,在蘇良相送下,一大早便離開了汴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