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踏!踏!
包拯大步走至殿中,目視前方。
這時,很多官員才注意到包拯雖變黑了一些,但身上卻多了一股英武之氣。
“臣奉命使遼賀歲,兼察軍事。賀歲期間,遵循各項禮儀章程,毫無失節之處,記錄官皆有詳細記載,臣不再一一表述,此次臣主要向官家彙報一番使遼的收穫!”
聽到此話,趙禎不由得坐直了身子。
官員們也都挺直腰桿。
包拯在朝堂上講話,很多官員都會沒來由地緊張起來。
生怕包拯突然就會彈劾自己。
“臣在離遼時,除了得到遼主耶律宗真的常規賜禮外,還得到牛五百頭、羊一千隻、戰馬八百匹、弓弩一百副、重甲一百副。”
“什麼?”
趙禎驟然站起身來,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遼對宋使的歲旦賜禮,無外乎都是一些金銀、獸皮、獸骨雕刻物等。
牛羊是糧食資源。
戰馬和弓弩重甲更是軍需物資,遼國怎會贈送。
夏竦看向包拯,滿臉不可置信。
包拯說的可是戰馬,而不是馬。
他此刻都懷疑包拯是不是在邊境將遼國的某股小部隊搶掠了一番。
“包卿,使團與遼兵打起來了?”趙禎又問道。
別人幹不出這種事,但包拯的倔脾氣,卻極有可能。
包拯笑著搖了搖頭。
“官家莫急,此非戰利品。而是在除夕之夜,遼朝的幾位文官,喝過幾杯濁酒後,仗著自己讀過幾本詩書,便想著以文采使臣出醜!”
“臣無奈之下,只得與他們文鬥,不曾想他們只是會一些口水詩,這些都是當著遼國皇帝的面兒贏下來的。”
“在臣歸來前,遼國臣子意欲以金錢置換,臣不願,他們便只得任由臣拉了回來,如今這些軍需與牛羊已存放在河間府,官家可隨意處置!”
聽完這番話後,全殿安靜。
緊接著,趙禎笑了。
很多臣子也都忍不住興奮地笑了起來。
此舉甚是提勁!
自澶淵之盟後,大宋除了靠著商貿賺取過遼的錢外,其他方面沒有佔過任何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