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夏府。
一方精緻的茶室內。
王拱辰身穿便裝,一臉不解地看向夏竦。
“夏公,你為何會支援歐陽修知貢舉,這……這不是助長範、富二人歸來嗎?”
夏竦和王拱辰之所以屢次針對歐陽修、蘇良等人,其實真正防範的是范仲淹和富弼再回朝堂。
雖說現在考生中進士後,都稱為天子門生。
但歐陽修畢竟是主考官,考生們自然是偏向於歐陽修的。
這些考生入了朝堂,大多都會力挺歐陽修。
歐陽修實力威望一增,便會舉薦范仲淹、富弼、韓琦、蘇舜欽等新政改革派再入朝堂。
若如願,夏竦和王拱辰等人必將再次出朝外放。
甚至可能這輩子都回不來了。
外面,即使是富裕之州,也沒有在汴京城住著安逸。
夏竦輕飲一口茶,道:“君貺啊,你還是和前兩年一樣,過於激憤。”
“你記著,身為御史中丞,諫言的核心必須是為官家著想或為江山社稷著想,若無這兩點,不如不諫!”
“今日朝堂上,官家看罷歐陽修那篇《科舉改良八策》,心中已將其定為知貢舉的最好人選,再辯無益!”
“不過,這次的知貢舉,可並不一定是個美差!”夏竦的臉上露出一抹笑容。
“夏公已有對策了?”王拱辰興奮地問道。
夏竦睥睨一笑。
“那群喜好太學體的舉子們,就是咱們手裡最鋒利的刀,這一次,老夫定讓歐陽修栽個大跟頭!”
……
元月二十三日。
中書省於貢院前張貼詔書,宣告了三項內容。
其一,省試時間定於三月初六、初七、初八三日。
其二,宣告了科舉文體改革的主要內容,即歐陽修的《科舉改良八策》。
其三,敕令翰林學士歐陽修掌省試貢舉。
此詔書一發。
汴京城宛如一鍋滾燙的開水般,徹底沸騰了!
國子監、太學的舉子們、各地參加省試的舉子們紛紛走上街頭,控訴朝廷不應在此時摒棄太學體。
其實,詔書中已有解釋。
“太學體晦澀難懂,為應試而成,科舉選才,當舉良才,良才自不應行險怪文風,無病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