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放衙時分。
蘇良剛走出御史臺,便看到了曹佾的馬車。
他不由得大喜。
沒想到今晚便能見到柳七先生。
“柳七先生願意否?”蘇良一上馬車,便開口問道。
曹佾笑著點了點頭。
“當我告知咱們欲聘他為百家學院夫子並講述了你說的緣由後,他當即就激動得哽咽了……”
蘇良聽完後,微微點頭,這與他料想的幾乎一致。
柳永大半生都在仕途失意的路上,唯有詞曲可自慰,然而又非主流。
他心裡其實也盼著自己的學識能夠得到認可。
這兩日。
蘇良也聽到了民間百姓對柳七的一些評價。
在百姓口中,柳永品性無瑕,待人和善,乃是一位百年難出的填詞大家。
勾欄瓦舍的歌伎們,更是視柳永為友為師。
在她們眼裡,柳永就是漢末的曹子建、盛唐的李太白、白樂天。
這不僅僅是因柳永的詞曲養活了她們。
而是柳永與歌伎交往,向來都是以君子之道相處,從未輕視過她們。
哪像當下的一些文人們。
一方面嫌棄她們出身卑賤,一方面又想著貪一夜之歡,或來一段露水情緣。
這兩日。
長慶樓內,歌伎齊聚。
柳永並沒有驅趕她們,求新詞者可能會婉拒,但探討樂理者,柳永都會與之交流,無一絲輕視與怠慢。
蘇良愈發覺得,尋柳永做百家學院的夫子乃是尋對了。
……
半個時辰後,天色漸黑。
曹佾與蘇良來到了長慶樓。
二人走到大廳時,歌伎們都已散去。
一名約十五六歲,身材甚是壯實的少年快步走了過來。
“二位官人,我家先生已在二樓等候了!”
“多謝鄆哥兒了!”曹佾笑著說道。這個名為“鄆哥兒”的少年,乃是柳永的書童。
蘇良也朝著他微微一笑,然後與曹佾上了樓。
稍傾。
蘇良剛走進屋內,便見一位身穿月白色長袍,身材清瘦的老者快步走了過來。
從其眉宇間便能看出,年輕時必然是一位俊公子。
“老朽柳永,參見國舅爺,蘇……御史!”柳永鄭重地拱手道。
其有些激動,雙手都微微顫抖。
當下,柳永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