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不到五更天,天色還很黑。
軍營士兵們便被密集的鼓點聲吵醒。
士兵們迅速穿上鎧甲,有些不情願地朝著沙場中間集結。
大宋採用募兵制。
很多人當兵,只是為了賺取銀錢和口糧。
根本沒有想著自己能靠著軍功上位。
他們非常有自知之明,知曉自己不識字、無背景,想要由兵變成將官,難度不亞於參加科考。
故而。
很多士兵的想法都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能混一天就能領一天的俸錢與口糧。
更何況,很多士兵本就是懶漢、地痞、流氓、盜匪出身。
此外,因大宋採用更戍法,將士都是三年輪換一次地方,有時甚至半年輪換一次。
這就導致兵無常帥,帥無長師,兵不知將,將不知兵。
此法一定程度上使得武將無法成勢,但也嚴重削弱了大宋禁軍的戰鬥力。
甚至一些將官根本沒有能力驅使著士兵為其盡心做事。
……
很快,士兵們集結了起來。
除卻在外圍站崗巡邏計程車兵,足足有近兩萬人。
最中間,有一處高臺。
此刻。
文彥博、蘇良、王信、王凱、麥允言、田京六人全都站在高臺上。
王信率先站了出來,高聲道:“諸位將士,昨日官家已派遣特使,總領平判貝州兵變之事。”
“這位乃是當朝樞密副使文彥博,現為河北宣撫使,總領所有平叛事宜;這一位乃是監察御史蘇良,監察貝州軍事。”
文彥博雖然官高,但卻沒有蘇良有名氣。
當王信提到蘇良的名字後,許多士兵都紛紛揚起腦袋看向高臺。
其中,還有人喃喃道:“他就是本朝最會吵架的官兒?”
一些人對朝堂官員的瞭解,甚是淺顯。
僅限於陳執中是官家的應聲蟲、夏竦愛包養小妾、歐陽修與外甥女有私情、蘇良乃是全朝吵架第一人、包拯是個大清官……
隨即,文彥博站了出來。
他環顧四周,高聲道:“諸位將士,首先,本官要講的是,貝州兵變,兵賊王則以邪教妖術建國稱王,乃十惡不赦之大罪,但凡與其相近者,必當重懲!”
“其次,朝廷對於這類反賊,絕對不可能招安!”
“貝州乃是我朝屯兵重地,萬不可失,朝廷對此事極為重視,我希望大家在接下來的戰鬥中能夠傾力而為。待攻下貝州城,朝廷必將重賞,率先衝上城樓者,可連升兩級,賜錢千貫,能活捉王則者,官升三級,賜黃金百兩,白銀五百兩……”
文彥博激情澎湃地講著。
蘇良則是認真地觀察著下面士兵的臉色。
正如文彥博所料,士兵們聽到軍功獎賞後,眼裡不但沒有亮光,反而還露出一抹不屑的表情。
他們被騙太多次了,深知此等好事落不到自己身上。
即使落到自己身上也會被剝削,故而根本沒有什麼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