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在榷場立規之事,很快便傳遍了宋夏邊境。
西夏人有錯在先。
再加上生怕大宋關閉榷場,根本不敢辯解。
西夏國相沒藏訛龐還專門向范仲淹寫了一封道歉信,鄭重承諾日後絕對不會有類似造假的事情發生。
此事雖不大,意義卻非同一般。
往昔,大宋朝廷不強硬,釋放的訊號都是以和為貴。
邊境將士和百姓生怕引起戰事,很多事情都選擇忍氣吞聲。
但當下官家的態度強硬起來。
大宋將士與百姓的腰桿自然也就硬了。
西夏人也漸漸明白,今時不同往日,他們已沒有任何資格在宋人面前耀武揚威。
邊境榷場也漸漸恢復了正常。
雖有摩擦,但雙方都不願將事情鬧大。
……
閏正月,二十三日。
蘇良剛到御史臺,便聽到了一件天大的事情。
昨晚禁中士兵叛變,闖曹皇后寢宮,縱火焚屋,殺宮女數人,欲行刺趙禎、曹皇后與皇子。
好在將門出身的曹皇后臨危不亂,處理得當,勒令各宮各殿閉門不出,組織內侍宮女迎敵,與叛兵搏鬥。
最後終於等來了宿衛的禁軍,將三名反叛者擊殺,還有一名反叛者在近天亮時被亂刀砍死。
叛變者共有四人。
皆為崇政殿親從官,分別為:顏秀、郭奎、王勝、孫利。
宮禁之內,出了此等行刺之事,實乃負責宮禁戍衛的皇城司失職。
當下,張茂則奉命去了江南。
皇城司的負責人乃是楊景宗,趙禎小娘娘楊太后的堂弟,一個沒有什麼能耐但頗受趙禎眷顧的關係戶。
其中,入內副都知楊懷敏與鄧保吉,也是嚴重失職。
這三人全都奔向禁中請罪去了。
不過昨晚的主角,並不是力挽狂瀾的曹皇后。
而是張美人。
張美人聽到趙禎在曹皇后寢殿遇襲,挺著大肚子,冒著福寧殿外面巨大的火勢與被叛賊殺掉的危險,來到趙禎身邊。
張美人稱願以己身,護衛趙禎,死也要死在趙禎的前面。
趙禎感動得熱淚盈眶,將張美人攬入懷中。
當著曹皇后和小皇子的面兒,說了一句:“愛妃冒不測而來,不愧為朕的心頭最愛。”
當時,曹皇后的臉都黑了,但二人卻絲毫沒有察覺。
……
御史臺內。
御史中丞唐介、殿中侍御史範鎮、監察御史裡行呂誨和蘇良圍坐在一方茶臺前。
殿中侍御史範鎮不由得感嘆道:“張美人與官家實乃真愛,這一次估計要升位分了!”
“我猜第一個受賞的定是張堯佐,他大機率要回京,而張美人晉升,定然是在臨產之後。無論生下公主還是皇子,都會晉升為貴妃。”呂誨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