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164章:裁兵數額之爭,兩府三司大亂鬥

翌日。

中書、三司、樞密院的官員們都忙碌了起來。

裁兵之策將由參知政事文彥博主筆,參知政事張方平、樞密副使龐籍為輔,三人共同撰寫。

所需任何資料、資料,其他衙門都須第一時間配合。

臺諫官們則進行監察。

三衙的將領們皆心情緊張。

他們知曉已難改朝廷裁兵之策,唯有希望裁減的人數可以少一些。

一些老兵,除了當兵什麼都不會。

若將其放還為民,恐怕大機率會成為流匪賊盜。

一些將領已上疏表達了擔憂之心,趙禎都只回復了一句話:朝廷自會妥善安置。

……

十日後,近午時。

裁兵之策的首稿擺放在中書省政事堂的桌子上。

文彥博、張方平、龐籍三人,面帶笑容,顯然對此策很滿意。

按照慣例。

此策應先令兩府三司的相公們看罷之後,再提交給趙禎。

文彥博為避免發生爭執,將唐介、歐陽修和蘇良三人也邀請了過來。

此時。

陳執中、夏竦、吳育、王堯臣、歐陽修、唐介、蘇良七人心中都有一個裁兵的大概數字。

畢竟,眾人都經常翻閱大宋的軍政資訊,心中多少有一個預估。

當即,七人便率先閱讀起來。

……

此裁兵之策,共分為四個部分。

其一,綜述了大宋軍隊當下的基本情況。

當下的禁軍、廂軍數量已高達一百二十五萬餘人,朝廷又常招流民入伍,數額與日俱增,以致民窮國匱,兵冗財竭,國用甚不足。

有些地方,老弱病患佔數近半,實乃國之大患……

其二,言明瞭兵丁裁減的方式。

四十歲以上體弱者與五十歲以上計程車兵,一律裁減;

定編定額,並省軍營。由朝廷確定各個地方的總兵力數額,多餘者一律裁掉,實行軍營合併;

設定精兵操練軍規,不合規者,一律淘汰;

部分禁軍降為廂軍,部分廂軍可免為民。

限民入伍,地方需勞力者可酬之以工,不可將流民、盜賊等募為兵丁,應採取其他安撫措施。

新募兵丁,嚴格控制軍費數額,禁軍平均每兵歲費不能超過五十貫,廂軍平均每兵歲費不能超過三十貫。

對低階武將進行裁減,部分合並軍營之處,可十之裁二。

……

其三,提出了三十餘項安置措施。

有功績而不能戰鬥者,列為剩員、小分,薪資減半,調任為各個州府或軍營的雜役或巡察各地的倉儲和草料場等地;

體弱或歲高被放還為民者,根據軍功或入伍年限,結合家庭情況,對其施行減免賦稅、給予田地、金錢撫卹等多種恩惠方式;

軍士陣亡有妻者,月糧全給,守節則給終身;病故有妻者,月給米六鬥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