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殿外,百官紛紛散去。
此次朝臣與臺諫之爭,不但未削臺諫之權,反而使得臺諫達到了當朝最盛狀態。
表面上看,是蘇良之辯使得百官啞口無言。
實際上,是趙禎欲以臺諫鞭策百官奮進,為明年的全宋變法蓄勢。
……
十一月初三。
太常禮院諸官上奏請進張美人為貴妃。
臺諫官們知曉此事後,並未有絲毫驚訝,張美人誕下龍子,年初更有護駕之功。
如今臨近年末,又恰逢封賞之期,晉升貴妃完全合乎禮制。
當下,她晉為貴妃。
對曹皇后之位亦無半分威脅。
依照常規,後宮位分晉升,外戚也會得到封賞。
臺諫官們都等待著詔令。
若張堯佐得的乃是虛職,也就罷了,若再任要職,臺諫必然還會上奏彈劾。
絕不會讓一名外戚擔任兩府要職。
……
十一月初五。
趙禎下詔,冊封張美人為貴妃,並令翰林侍詔丁度撰寫冊妃告詞。
與此同時。
罷張堯佐開封府推官之職,榮封其為淮康節度使兼群牧制置使。
這兩個職位皆是養老虛銜。
有富貴而無實權,等同於令張堯佐致仕養老。
得知此詔令的臺諫官們甚是歡喜。
近期官家的決策,越來越果斷,越來越英明,解決了明年變法可能出現的諸多隱患。
……
十一月初九,午後。
蘇良和曹國舅曹佾出現在百家學院中。
當下,百家學院已完全步入正常運營狀態。
先生與學子之間,非教學關係,而是彼此促進,共研一物。
有人痴迷於機關製造;有人忙於金屬冶煉;有人開墾出一塊荒地,整日與莊稼為伴;有人以木石為器,已製作出數類奇特的工具。
百家學院的先生與學子,在睡前和醒來都會默唸一句話。
“行史無前例之事,造前所未有之物。”
此乃百家學院院訓。
另外,百家學院每隔兩個月都會對先生與學子進行一次稽核。
但凡有慵懶怠惰、混吃混喝、一事難成者,直接開除,絕不姑息。
令蘇良甚為驚喜的是,柳七先生也煥發出了創作的第二春。
三五日便能創作出一首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