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歷史總是如此相似。
汴京城內的蔬菜被貴族富戶們搶之一空,家家地窖充盈,並且還在傾力瘋搶中。
“放壞了可以丟掉,但絕對不能不夠吃。”
這是當下很多貴族富戶們的心態。
他們覺得這波蔬菜荒可能會持續到明年開春。
故而瘋狂囤菜。
利用自己的人脈、特權、錢財,能囤多少,便囤多少。
當下的汴京城,最不缺的便是有錢有勢之人。
於是乎,蔬菜幾乎被貴族富人壟斷,貧苦百姓甚至是汴京周邊的菜農,都難以吃上自己種下的蔬菜。
此事,細思極恐。
如果不是蔬菜短缺,而是糧食短缺。
那毫無疑問。
富人安然度日,窮人家將餓殍遍野。
三司使王堯臣並未想出特別好的解決辦法。
此舉並不屬於純粹的市場買賣壟斷行為。
那些富戶若只是將蔬菜自用,三司根本無權強行調控。
他先是號召手中蔬菜過多者將其還於市,而後從周邊州府徵調蔬菜,意在破除汴京菜荒。
然而,收效甚微。
今冬的蔬菜確實極度短缺,沒有人願意將手中的蔬菜拿出來。
從一名普通百姓的角度來看——
朝廷本應是為天下百姓主持公道的地方,但這一次,百姓們看到的卻是,朝廷只會為富人主持公道。
一時間,民怨沸騰,群情激憤。
這日午後。
一群百姓集聚到三司門前討要說法。
三司使王堯臣並非膽怯怕事之人,他得知百姓聚在門外後,當即大步走了出去。
“諸位,吾乃三司使王堯臣。此次汴京蔬菜荒,我們已經籌劃解決之策,這幾日定會給大家一個交待,讓每個人在這個冬日都能吃上蔬菜。”
這時,一名身材消瘦的中年人氣呼呼地站出來。
他指著王堯臣的鼻子說道:“你能給什麼交待?是個正常人都能看出來,汴京城不是蔬菜荒,是蔬菜都囤積在了那些非富即貴之人的家裡,他們是大宋的百姓,我們就不是嗎?朝廷就看著他們這樣壟斷?寧願吃撐放壞,也不留給我們一口?”
緊接著,一位頭髮花白的老者站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