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遼聯合攻夏,宋不一定是獵手,反而可能是遼夏的獵物。
此話一下子讓整座大殿都安靜下來。
眾臣細細思量,越想越覺得有道理。
一旦西夏被逼得實行堅壁清野之策,那這場戰爭的戰線與時間將會被無限拉長。
三方都將進入持久戰。
打仗,打到最後,打的是國力,拼的是錢財。
三個月後,西夏大機率處於半廢狀態,但宋遼的糧草補給也將大量短缺。
大宋仗著家底厚,可繼續募糧募人。
能再撐上三個月。
但遼國若再壓榨百姓,必然會爆發內亂。
到那時,遼國定然會將目光放在大宋身上。
河北、京東兩路那一座座富饒的城池,都將有可能成為遼國的補給。
而只要還留西夏一口氣。
為了存活,其定然還會去西北邊境搶掠。
人在瀕臨餓死之時,什麼都做的出來。
國更會如此。
趙禎想了想後,說道:“景明所言,有些道理。”
殿內群臣也都紛紛點頭。
皆沒想到蘇良能夠對當下的軍事情況分析得如此透徹。
夏竦頓時有些急了。
“官家,蘇良所言實乃是最壞情況。”
“我們完全可以和遼國約定,以三個月為期,若無法滅夏,便不再追擊。即使無法滅掉西夏,我們也能開疆擴土,佔領西夏大量土地,以弱西夏之勢,而後再將其漸漸蠶食!”
“此乃千載難逢之良機,可完成太祖太宗未竟之大業,難道就因顧慮遼軍南下,便不敢戰嗎?一旦西夏朝局穩定,我們再想攻打他們就困難了!”
隨即,他看向蘇良。
“蘇良,若此事未成,導致日後西夏屢屢犯邊,使得我大宋戰亂不斷,國力日漸衰微,你便是大宋的罪人!”
夏竦此話,不僅是指向蘇良。
同時也是說給殿內眾官以及坐在上面的趙禎聽。
大宋的罪人,誰都擔不起這個罪名。
如果此次大宋作壁上觀,導致未來西夏壯大,侵犯西北邊境。
那這裡的所有人都將為今日的無作為擔責。
趙禎緊鎖眉頭。
此事關係著大宋國運,他不得不謹慎,聽到夏竦之言後又變得猶豫起來。
其他臣子們也都再次思索起來。
蘇良想了想,又站了出來。
“官家,決定我們戰與不戰的主要因素,是我們是否能夠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