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景明,亂天下!”
蘇良已不止一次聽到這類話。
有百姓所言、商人所言、書生舉子所言。
這是他第一次在大慶殿上聽到一名士大夫官員咬牙切齒地說出這樣的話。
蘇良與人論辯,向來不會謙讓,該懟便懟回去。
他直面那位年逾不惑的官員。
“我蘇景明到底是治天下還是亂天下,應由天下百姓來說,應由後世史書來言,而非你來講!”
“官員考成策就是為所有才不配位的官員而設,我大宋不缺官吏,卻缺賢官幹吏,有才者上,無能者下。惟有此,全宋變法的各項策略才能貫徹落地。”
這時,又一名官員站了出來。
“蘇景明,我且問你,若一案三年未破,而主政官員將要升遷或去他處任職,依照考成法,難不成也要懲罰嗎?各個州府這樣的案件甚多。”
蘇良面色嚴肅的回答道:“前案未結者,不可升職,若是去他處為官,必須時刻等待此案傳詢。若是致仕,月錢應減半。”
“這……這……這實非我朝國策,若有上百名官員皆是如此,又該如何懲罰?”
“官員考成策若實行,絕無法不責眾之說,該罰便罰,我大宋最不缺的便是官員!”
蘇良驟然提高聲音,絲毫不懼得罪殿內的所有官員。
當即,又一名官員站了出來。
“各個地方州府,稅收是否徵足?匪盜是否及時抓到?農田水利是否達標,皆有偶然意外性存在。若因意外未完成考績,該如何懲罰?”
“皆以未完成考績論處,人人皆有意外之事,為保公平,應一視同仁,全部懲處。”
“那……那若上官為完成政績,行逼迫之策,比如在問案時使得嫌犯屈打成招,又該如何判處?”
蘇良淡淡一笑。
“此官員若能瞞天過海,那是他的能耐,算是政績。然若被發現,自然加罪處理,且其上官連坐!”
……
蘇良不間斷地回答著官員們提出的問題。
他幾乎不加思索。
對任何可能出現的意外,皆主張以未完成政績處理。
“官家,你都聽到了吧,蘇景明完全是瘋了!”
“他之所答,儼然違揹我朝對士大夫官員的清明寬厚之策,我朝主張疑罪從無,而在他口中,但凡政績無法完成者,一律重罰,不考慮任何原因,此策實乃暴虐之策,乃是令天下士大夫與朝廷為敵啊!”
他就差要說地方官員們將要被逼得揭竿而起、紛紛造反。
但已有此意。
……
范仲淹、唐介、包拯等人也覺得蘇良今日有些瘋狂。
他包攬一切,幾乎容不得范仲淹等人為其爭辯說理的機會。
不過大家都是聰明人。
略微一想,便明白了蘇良的用意。
此策若施行,定然得罪無數士大夫官員,蘇良是想要將這份仇恨,全攬己身。
這一刻,大慶殿安靜下來。
蘇良也稍稍緩了一口氣。
他之所以如此瘋狂,乃是朝堂之上,理智的的官員有很多。
而他今日要做的。
就是將全朝士大夫官員圍著的這口肉香濃郁的大鍋推翻,令朝廷重新分配。
不能架鍋燒柴尋肉者,皆無資格食肉。